[发明专利]钾掺杂菲分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55398.3 申请日: 2015-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4651941B 公开(公告)日: 2017-08-11
发明(设计)人: 高云;王仁树;闫循旺;邬小林;黄忠兵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大学
主分类号: C07C15/30 分类号: C07C15/30
代理公司: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代理人: 丁齐旭
地址: 430062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掺杂 分子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有机超导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钾掺杂菲分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种基质材料中,掺入少量其他元素或化合物,以使基质材料产生特定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能,从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特定用途。钾作为掺杂物,早在1991年就被用于掺杂C60以获得超导转变温度为18K的有机化合物超导体[Hebard,A.F.et al.Superconductivity at 18 K in potassium-doped C60.Nature 350,600–601(1991).]。2010年日本冈山大学Yoshihiro Kubozono及Ryoji Mitsuhashi等人用碱金属掺杂二萘品苯发现超导性[Mitsuhashi,R.et al.Superconductivity in alkali-metal-doped picene.Nature 464,76–79(2010).],使碱金属掺杂芳香烃化合物的有机超导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11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在碱金属掺杂菲[Wang,X.et al.Superconductivity at 5K in alkali-metal-doped phenanthrene.Nature Commun.2,507–513(2011).]和多苯环化合物[M.Xue,T.Cao,D.Wang,Y.Wu,H.Yang,X.Dong,J.He,F.Li,and G.F.Chen,Sci.Rep.2,389(2012).]中分别发现了5K和33K的超导电性。但是由他们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钾掺杂菲的晶体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并没有出现相对未掺杂菲的峰位偏移,说明钾原子在菲中的掺杂并没有引起分子晶体结构的显著改变。

在实际运用中,此类掺杂物具有超导电性的潜能,可以用于信息通信、强稳恒磁场、工业加工、无损耗输电、生物医学、磁悬浮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高超导分数的钾掺杂菲分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钾掺杂菲分子晶体,所述菲分子晶体呈层状分布,钾原子分布在菲分子层内和层间,菲分子晶体c轴长度为1.28~1.30nm。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钾掺杂菲分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粉末状的菲与钾单质混合;

B.在真空度低于5x10-4Pa、水和氧含量分别低于0.1ppm的条件下退火获得钾掺杂菲分子晶体,退火条件为160~210℃,降温速率低于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发明在高真空、无水无氧条件下退火,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降温速率,可以将钾原子有效地掺入到菲分子晶体层内和层间,增加了菲分子晶体c轴长度,获得很好的[001]取向生长的高质量晶体材料;第二方面,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降温速率,可以有效避免了氢化钾等杂质的生成,获得高纯度的钾掺杂菲分子晶体,提高材料的超导分数,即superconducting fraction;第三方面,通过将钾原子同时掺入到菲分子晶体层内和层间,可以将菲由半导体态转化为稳定的金属态,并提高超导临界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a)纯有机菲分子晶体,(b)两个钾原子在一个菲分子晶体中层内掺杂,和(c)三个钾原子在一个菲分子晶体中层内层间共掺的晶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得到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实施例二得到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

图4为实施例三得到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钾掺杂菲分子晶体,所述菲分子晶体呈层状分布,钾原子分布在菲分子层内和层间,菲分子晶体c轴长度为1.28~1.30nm。

如图1所示,图1a为菲分子晶体结构示意图,其a轴长度为0.85nm,b轴长度为0.62nm,c轴长度为0.95nm;图1b为菲分子晶体在每一个菲分子层内掺入两个钾原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其a轴长度为0.86nm,b轴长度为0.65nm,c轴长度为0.96nm;图1c为菲分子晶体在每一个菲分子层内掺入两个钾原子,每两个菲分子层间掺入一个钾原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其a轴长度为0.88nm,b轴长度为0.68nm,c轴长度为1.29nm。层间掺杂钾原子后的菲分子晶体材料具有更高的超导分数和超导临界温度。

优选的,所述菲分子与钾原子摩尔比为1: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菲分子与钾原子摩尔比为1:3,每一个菲分子层内掺入两个钾原子,每两个菲分子层间掺入一个钾原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