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8213.0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威;周晶晶;范晶;夏丰杰;叶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00 | 分类号: | C01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气存储技术及新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利用的二次能源,为解决能源、气候、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实现氢能的规模化商业应用面临着制氢、储/运氢、用氢等环节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其中因高效、安全氢储/运面临的技术挑战最为突出,是制约氢能利用的“瓶颈”环节。材料基固态储氢在储氢密度、能源效率及操作安全性等方面颇具优势,其发展前景最被看好。
轻金属配位硼氢化物是颇具代表性的新型高储量储氢材料。多数轻金属硼氢化物的重量氢密度达到或超过10wt%(硼氢化铝为16.9wt%,硼氢化锂为18.4wt%等),高于美国能源部提出的2015年车载氢源指标(9wt%),近些年来成为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轻金属配位硼氢化物中氢主要以共价键与硼结合,所形成的带负电的离子团以离子键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由于组成元素间的强化学键合作用,轻金属配位硼氢化物的放氢反应通常面临着严重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另外,其热解过程中部分的双硼烷气体连同氢气也被释放出来,这对于其再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是很不利的。
近年来,提出一种以孔性介质作为载体,利用所含纳米级微孔、间隙或者缺陷等的空间约束作用,来实现材料纳米化的新方法。即借助于孔性介质具有高的比表面、尺寸可调的孔径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将络合氢化物嵌入孔性介质的纳米孔道中,通过孔性介质的特殊结构约束氢化物颗粒的长大,从而实现其形成纳米结构,而且得到的纳米颗粒分布窄、尺寸可控。研究表明,实现孔性介质负载的氢化物可有效地改善其热力学、动力学和放氢纯度问题。最近,这种方法也被成功的运用于改善硼基储氢材料的性能,改性后的材料具备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储氢性能。将硼氢化铝气相注入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这种多孔材料来制备成复合储氢材料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该物质在160℃可释放3.4当量(9.4wt%)的高纯氢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一种高效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可在160℃可释放3.4当量(9.4wt%)的高纯氢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化铝与硼氢化锂以摩尔比为1:2—1:4的比例均匀混合;
b)、对上述混合物在低温下进行恒温加热;
c)、将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即得所述产品。
所述的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加热温度为35—45℃。
所述的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c)中气体通入时间为24—36小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应用。
主要用途:用于释放氢气;释放氢气时加热;加热温度为90—3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制备的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储氢材料,具备优良的放氢性能,加热至90℃即可缓慢释放氢气,在160℃可释放3.4当量(9.4wt%)的高纯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性能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恒温放氢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室温25℃下,将1g硼氢化锂和2g氯化铝在氩气中放入到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或振摇混合粉末至均匀。
将试管装上一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接入一个装载有5g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封闭试管。
对装有混合反应粉末的试管进行40℃的恒温加热,装有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试管处于室温中,持续加热30小时后停止反应,将树脂于氩气中取出即得本发明所述硼氢化铝/高交联多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8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丝炉氦气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装卸臂外臂的柔性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