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梁及RPC调平板和T梁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0489.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周江平;关天仕;傅荣华;刘海清;谢曼嘉;刘柳岸;陈小珠;陈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pc 平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种RPC调平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搭设浇筑RPC调平板的模具,该模具需要保证RPC调平板的平整度不大于2mm;
步骤二:预埋RPC调平板的钢筋(2),并依据T梁底板钢筋的位置调整钢筋(2)位置,避免安装时出现冲突;
步骤三:浇筑RPC混凝土;
步骤四:RPC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并进行高温蒸汽养护;养护时,采用80°C的温度蒸汽养护72±1h,或者采用90°C的温度蒸汽养护48±1h;
其中,所述RPC调平板,包括水平的由RPC混凝土制成的RPC底板(1)和若干根竖直的钢筋(2),所述RPC底板(1)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所述钢筋(2)的下端被浇筑在RPC底板(1)的上侧面中并与RPC底板(1)刚性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C调平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沿RPC底板(1)的四周位置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C调平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到RPC底板(1)的边缘的距离(h)不少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C调平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C底板的长(a)为60cm~75cm,RPC底板的宽(b)为50cm~70cm,RPC底板的厚(c)为45mm~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C调平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的直径为10mm。
6.一种T梁,包括上翼缘板(6)、腹板(7)和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包括两个端横隔板(8)以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两个端横隔板之间的中横隔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横隔板(8)位置处的腹板(7)的底部均设置有RPC调平板(10);所述RPC调平板(10)包括水平的由RPC混凝土制成的RPC底板(1)和若干根竖直的钢筋(2),所述钢筋(2)插在腹板(7)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以及箍筋所构成的空隙中,并且与腹板(7)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箍筋以及腹板混凝土共同浇筑成一体;所述RPC底板(1)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所述钢筋(2)的下端被浇筑在RPC底板(1)的上侧面中并与RPC底板(1)刚性连接成一体;所述T梁腹板(7)底部的RPC底板(1)的上表面是一个倾斜面,其倾斜度等于T梁纵坡的坡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沿RPC底板(1)的四周位置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到RPC底板(1)的边缘的距离(h)不少于30mm。
9.一种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T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RPC调平板,加工好,检测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步骤二:根据T梁纵坡的坡度i%和RPC调平板顺桥向长度L,计算出调平块顺桥向高差H=i%×L,将RPC调平板安装至T梁台座(5)的沙坑(4)中,利用沙坑调整RPC调平板两端高差H;
步骤三:RPC调平板安装好后,对T梁底腹板的钢筋和RPC调平板的钢筋(2)进行绑扎;
步骤四:钢筋绑扎完后,搭设T梁(3)的模板;
步骤五:待模板安装好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六:进行混凝土养护,最终完成T梁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04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质谱分析的基质添加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反光层的纳米催化发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