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间隙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8323.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林;杨愉强;王建福;赵劲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间隙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产品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业生产自动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来判断出产品是不是良品,检测产品的上下间隙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检测任务。
现有技术中,对工业生产自动流水线上的产品上下间隙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是检测员用肉眼来检查产品的上下间隙,并判断该间隙是否接近等间距的效果,这样容易造成人眼疲劳,容易出现误判,检测的效率低,检测的准确性差,且检测的时间长,不利于实现自动化检测,仅凭经验检查时对检测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较粗略的装置来实现产品上下间隙的检测,测量结果准确度差,效率低下,也会容易出现误判,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用于工业生产自动流水线上的产品上下间隙的检测方法容易出现误判,检测的效率低,检测的准确性差,且检测的时间长,不利于实现自动化检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从而提出一种产品间隙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产品间隙检测装置,包括:
空气开关、可编程控制器、工控机、光源控制器、光源、相机系统、气缸、接近开关。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和所述工控机分别通过所述空气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所述光源控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打开与关闭。
所述相机系统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相机系统用于获取产品的上下间隙图像并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所述气缸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缸用于固定产品。
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感应产品的到达,并将该信号发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
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急停按钮用于在紧急状况下紧急停止各个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相机系统包括相机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相机用于获取产品的上下间隙图像,所述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相机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图像处理系统具体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所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机拍摄的图像。
间隙值获取模块,所述间隙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获取模块中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取所述图像中产品的间隙值。
产品质量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间隙值获取模块中的间隙值与间隙标准值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则判定所述产品为不合格品,否则,判定所述产品为合格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相机采用CCD相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工控机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产品的间隙值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CCD相机来获取画面像素高、分辨率高的产品上下间隙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系统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取该图像中产品的间隙值与间隙标准值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超过阈值,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本装置控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检测的间隙精度高,检测的效率高,判断的时间短,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检测,可以广泛使用在工业生产的自动流水线上。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产品间隙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利用产品间隙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流程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空气开关,2-可编程控制器,3-工控机,4-光源控制器,5-光源,6-相机系统,7-气缸,8-接近开关,9-急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产品间隙检测装置,包括:
空气开关1、可编程控制器2、工控机3、光源控制器4、光源5、相机系统6、气缸7、接近开关8,急停按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