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格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765.5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堀健二;田中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格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如下的格栅装置,其具备设置于前格栅的开口部(格栅开口部)的多个罩部件(格栅长板),并且通过使上述罩部件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其开口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例如,在高速行驶时,减少前格栅的开口量来限制流入发动机室内的空气的流量(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提高其空气动力性能(例如“Cd值”等)。另外,在发动机启动时,抑制导入其散热器的流量,从而能够缩短其预热时间。而且,在发动机温度处于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使前格栅的开口量增大而增加流入发动机室内的空气的流量(打开状态),由此能够适当地管理该发动机温度。
然而,在各罩部件如上述那样转动的结构中,除了谋求可靠性的提高,其可动点多也成为课题。此处,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格栅装置那样,考虑将能够滑动的单一的罩部件设置于格栅开口部的前方,由此对该格栅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结构。而且,由此通过减少可动点能够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1395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4870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其开闭动作的行程、即罩部件的移动距离变长,因此存在其开闭动作费时间的问题。另外,为了罩部件的收纳空间以及配置移动机构而需要较大的空间。而且,在将该罩部件在格栅开口部的前方展开的状态下也存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厚度变大的问题,因此在该点上,尚留有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更小的动作来改变前格栅的开口量的结构简单的车辆用格栅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具备:第一罩部件,其具有在前格栅的开口部内排列配置的多个固定翅片;第二罩部件,其具有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被连结的多个可动翅片并且将该各可动翅片配置在与上述各固定翅片交替排列的位置;以及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第二罩部件而使上述各可动翅片向上述各固定翅片的后方退避,由此改变上述前格栅的开口量。
根据上述结构,使各可动翅片向配置于邻接的位置的各固定翅片的后方退避,由此能够缩短其开口量可变动作(开闭动作)的行程,即各可动翅片的移动距离。另外,通过使相互连结的状态的各可动翅片一体动作能够使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化。而且,其可动点较少,由此能够确保较高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利用较小的动作以及简单结构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为,上述第二罩部件具备多个支承柱,上述各可动翅片架设于上述多个支承柱,上述第一罩部件具备上述固定翅片,该固定翅片形成有能够在内侧配置上述各支承柱的多个狭缝。
即,通过采用将各可动翅片架设于多个支承柱的所谓的横档构造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各可动翅片连结为一体。而且,能够提高第二罩部件的刚性。另外,在形成于固定翅片的各狭缝内配置各支承柱,由此不会使该各支承柱在车辆前后方向伸出,能够在各固定翅片之间配置(展开)各可动翅片,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其展开状态的装置的厚度(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变薄。而且,由此,能够提高装置的安装性。
上述驱动机构具备支承上述第二罩部件的支承部件,上述第一罩部件具备上述固定翅片,该固定翅片形成有能够在内侧配置上述支承部件的多个狭缝。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为,上述驱动机构具备支承上述第二罩部件的支承部件,上述第一罩部件具备上述固定翅片,上述固定翅片形成有能够在内侧配置上述支承部件的多个狭缝。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为,上述各狭缝向上述固定翅片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前格栅的开口部(格栅开口部)内组装了第一罩部件后,从车辆前方组装第二罩部件。而且,由此能够容易且高效地进行组装作业。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具备覆盖上述固定翅片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的第三罩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异物进入朝前方开口的各狭缝内。而且,由此能够确保各可动翅片的顺利的动作,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除此之外,能够提高其外观设计性。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格栅装置优选为,上述各固定翅片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分具备弯曲部,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备可动翅片向上述弯曲部的后方退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施工工地车辆的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