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自冷永磁同步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506.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1/27;H02K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专用 助力 转向 永磁 同步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自冷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于电机的发热问题是通过增加风扇来解决的,而增加风扇需要对转轴的要求较高,同时增加电机本身的机械损耗,且整体的电机重量重,体积大,功率高,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自冷永磁同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专用助力转向自冷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机壳1、前端盖2、后端盖3、转轴4,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设于铝合金机壳1的左右两端;所述转轴4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前轴承5和后轴承6分别连接于前端盖2和后端盖3上;所述转轴4相对于铝合金机壳1可转动;
所述铝合金机壳1的内壁设有圆环型的定子总成7;所述定子总成7上连接有引出线8,所述引出线8与设于后端盖3上的出线填料涵9相配合;所述转轴4的中部通过转子铁芯卡圈14连接有转子总成10,所述转子总成10位于圆环型的定子总成7之内;
所述转子总成10包括若干转子冲片101、磁钢102,所述转子冲片101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03;所述安装孔103上设有定位槽104,用于转子冲片101在转轴4上的定位;所述安装孔103连接于转轴4上;所述转子冲片101上按圆形阵列的排列方式设有若干磁钢安装孔105;所述转子冲片101上设有若干螺栓孔106;所述若干转子冲片101依次叠加形成转子铁芯,所述磁钢102连接于转子铁芯上的磁钢安装孔105上,所述若干螺栓孔106上连接有螺栓11;所述转子铁芯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11分别连接有前磁钢挡板12和后磁钢挡板13,防止磁钢102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磁钢102的两端分别位于左磁钢挡板12和右磁钢挡板13之间;所述相邻两磁钢安装孔105之间形成有散热豁口108,所述散热豁口108呈“V”形,其底部为圆弧过渡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散热风阻更小;所述散热豁口108与磁钢安装孔105之间形成磁钢桥边107,散热豁口108形成更大的空气隙,合理优化的磁钢桥边107,使磁钢102的有效磁场更大,漏磁最小,电机性能更佳,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传统的助力转向电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机体积小2/3,重量是原电机的1/3,无风扇风罩,可靠性高。2、独特设计的转子冲片,漏磁更小,电机效率更高,散热豁口和磁钢桥边的设计,起到减小漏磁,同时增大突变气隙,形成十二个小风扇的作用,起到通风冷却的效果,由此设计的磁钢转子,电机温升显著降低。3、高导磁的磁钢转子本身损耗小,独特设计的转子冲片,漏磁小,又有通风冷却的效果,电机温升低,因此电机本身无风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转子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转子冲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