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637.X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祥;孟宁;王海燕;张泽辉;石安森;任中豪;欧阳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茂泰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艇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救生艇或救生筏的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远洋船舶按SOLAS公约的要求,配备了供全体船员逃生用的救生艇,并在艇上备有供额定乘员每人共3公斤的淡水。但这只是对淡水配备的最低要求。大多数因船舶发生海难而遇难的船员是由于缺少足够的淡水、食物以及挨冻引起的。为此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食物和饮用淡水以提高存活率。除了平时要多储存淡水外,最好能在救生艇上配备简易手动海水淡化设备,以满足全体艇员的饮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远洋船舶救生艇或救生筏的海水淡化设备,使艇员能在逃生时获得更多的饮用淡水,从而满足他们维持生命最低的淡水要求,提高获救的机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该装置包含设置在救生艇内部的过滤器、加压泵以及反渗透设备;所述的过滤器、加压泵以及反渗透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管道优选为软管。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还包含与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的水箱。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水箱设置在救生艇顶部;所述的水箱内部装有海水,海水经重力作用自然流至过滤器,过滤掉新鲜海水中的物理性杂质,再经过加压泵进入反渗透设备。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加压泵为手摇式高压泵。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手摇式高压泵能够将海水加压到6MPa左右再进入反渗透设备。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包含外壳、半透膜、纯水腔室和盐水腔室。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半透膜倾斜设置在反渗透设备的外壳内部,将反渗透设备内分成上部的纯水腔室和下部的盐水腔室。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反渗透设备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半透膜将进入盐水腔室内的海水分离为纯水和浓盐水,纯水进入纯水腔室,浓盐水留存在盐水腔室。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反渗透设备的上部设有淡水出口,底部设有盐水出口,侧面还分别设有海水入口和反冲洗水入口。
上述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淡水出口和反冲洗水入口分别与纯水腔室连通,所述的盐水出口和海水入口分别与盐水腔室连通,盐水出口外还接有排放管路,能够将液体排出救生艇到海中。海水中的部分纯水透过半透膜进入上侧的纯水腔室形成淡水,经由软管流至淡水出口,而浓盐分的海水则被阻挡在半透膜下侧并由盐水出口排至海外。如果因长期工作而使海水侧半透膜表面变脏,会使半透膜前后的压差增大,影响产水量。当压差大于0.3MPa时,可用淡水接入反冲洗水入口,借用手摇式高压泵进行反冲洗,冲洗后的水也经盐水出口和排放管路放至海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该装置是在逃生时救生艇应急产水用的,因此整套系统采用全手动设计,无需外接电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艇员能在逃生时获得更多的饮用淡水,从而满足他们维持生命最低的淡水要求,提高获救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渗透与反渗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艇海水淡化装置,包含设置在救生艇内部的过滤器2、加压泵3以及反渗透设备4;过滤器2、加压泵3以及反渗透设备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管道优选为软管。由于该装置是在逃生时救生艇应急产水用的,因此整套系统采用全手动设计,无需外接电源。
该装置还包含与过滤器2通过管道连接的水箱1。水箱1设置在救生艇顶部;水箱1内部装有海水,海水经重力作用自然流至过滤器2,过滤掉新鲜海水中的物理性杂质,再经过加压泵3进入反渗透设备4。
加压泵3为手摇式高压泵,能够将海水加压到6MPa左右再进入反渗透设备4。
反渗透设备4包含外壳5、半透膜6、纯水腔室7和盐水腔室8。
半透膜6倾斜设置在反渗透设备4的外壳5内部,将反渗透设备4内分成上部的纯水腔室7和下部的盐水腔室8。
反渗透设备4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半透膜6将进入盐水腔室8内的海水分离为纯水和浓盐水,纯水进入纯水腔室7,浓盐水留存在盐水腔室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