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绕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8268.5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刚;刘永彪;张勇;殷桂林;朱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机绕组、同步器线圈等需要绕线的产品生产中,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机绕组、同步器线圈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产品的绕线需求设计专用绕线模具,通过理论计算出电机绕组的绕线寸并加工制作与之相对应的专用绕线模具,然后根据生产现场实际生产、嵌线的情况,进而对绕线模尺寸进行相应调整。如图1所示,目前传统绕线模具由心轴2、第一螺钉3、挡板4、绕线模板5、螺母9共同组成。在电机、同步器等线圈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设计尺寸的要求,理论计算电机绕组的绕线模尺寸,然后加工制造与之相匹配的绕线模具,同时根据生产现场实际生产、嵌线情况,需要对绕线模尺寸进行参数调整,并重新生产绕线模具,直至绕线模绕制生产的线圈尺寸符合嵌线要求。另外,目前传统的绕线模心轴2是方体结构,且所安装的绕线模数量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绕制需求对绕线模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因此无法满足对不同匝数线圈的绕制调整需要。
因理论计算与实际生产间的差异性,此过程往往需要反复几次试验才能将电机绕组的线模设计、制造合格,由此造成绕线模具在设计、试模、制造、嵌线等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目前传统绕线模具的应用经验,设计、制作出和一种可灵活调节、方便生产的通用型绕线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绕线模具,包括心轴、第一螺钉、挡板、基座和螺母,心轴穿过交叠设置的挡板和基座,在左侧挡板外通过第一螺钉与传动轴连接,在右侧挡板外通过螺母紧固;心轴带有凹槽;所述基座在左、右两侧具有滑槽,并在左、右端部具有截断的环形凸起,在中心具有安装孔;该可调绕线模具还包括滑动片、挡销和盖板,该滑动片在一端具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具有长槽孔,滑动片在另一端具有截断的环形凸起,两个滑动片在上、下安装在基座上并可通过挡销进行限位;盖板具有安装孔并通过第二螺钉与基座紧固从而将滑动片压紧定位。
所述心轴与挡板、基座以及盖板的安装孔外形匹配。
通过调节滑动片之间的距离,绕制不同周长的线圈。
通过单向或双向移动滑动片,满足绕制线圈在周长和形状方面的要求。
挡销限制滑动片的滑动极限位置,防止滑动片飞出。
通过调整挡板的数量实现不同数量线圈的分隔绕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可调绕线模具所用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装卸灵活、组装便捷,绕线尺寸的调节变化灵活、快捷,带槽心轴的使用可对绕线片数量进行灵活配置,通过对单片滑动片的不断调节,使线圈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变化,可满足小批量、多尺寸线圈的绕线制造需求,同时提高了实际绕圈的尺寸精度及生产的效率。
一方面能节约绕线模设计、制造成本,不会造成各类试验用绕线模具的浪费;另一方面不用通过理论计算,通过对单片滑动片的调节试模即可实现线圈的绕制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绕线模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绕线模具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绕线模具的爆炸视图;
图4是基座的主视图;
图5是滑动片和挡销结合的示意图;
图6是盖板的主视图;
图7是挡板的主视图;
图8是心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调绕线模具是由基座5、盖板8、滑动片6(2件)、挡销7(4件)、挡板4(2件)、心轴2、螺母9部分组成,如图2和3所示。
所设计的滑动片可在基座5的内槽中灵活移动,通过调节两端的滑动片6来改变绕制线圈的尺寸大小,其中基座5用于限制滑动片6的运动方向,可使其在44mm~63mm的范围内进行直线位移滑动;四个挡销7用于限制滑动片6的极限位置,使其在绕线机床旋转过程中防止滑动片飞出,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时当滑动片滑动到最内圈的位置时,通过盖板8和第二螺钉1可将滑动片6紧固在基座5上,此时的绕制生产的线圈周长尺寸为44mm。当滑动片滑动到最外圈的位置时,通过盖板8和第二螺钉1可将滑动片紧固在基座5上,此时的绕制生产的线圈周长尺寸为63mm。通过滑动片6在单向或双向的调节,可实现绕制线圈的周长尺寸在44mm~63mm间的连续变化与调节,实现了绕线模在该尺寸范围内的通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8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