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开关电触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0649.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新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1/54 | 分类号: | H01H21/54;H01H1/50;H01H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电触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触头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刀开关电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刀开关是目前电力线路中分离或投入负载的常用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为:(1)隔离电源,以便能安全地电路和设备进行维修设备检修或更换保险丝;(2)分断负载,如不频繁的接通与分断额定电流以下的负载或直接启动小容量的电动机。刀开关通常包括底座、手柄、动触头、动触头支架、静触头、接线座及保护罩。刀开关是通过动触头与底座上的静触头相契合(或分离),从而接通(或分断)电路。目前,刀开关按动、静触头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动触头-刀夹,静触头-刀片,如图1所示;第二类,动触头-刀片,静触头-刀夹,如图2所示。
经检索,国内外涉及刀开关用触头材料的研究或报道极少。目前刀开关通常使用纯铜作为动、静触头的制备材料,纯铜的导电导热性较好,但是当有大电流长时间流过时,触头就会发热,而纯铜高温下强度低,易软化变形,且变形后较难恢复,使得合闸状态下的动、静触头接触不良,增大接触电阻,使刀开关发热,影响刀开关的性能,甚至会产生电火花或者将其烧毁。此外,纯铜材料价格昂贵,使得刀开关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如何在不降低刀开关电接触材料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刀开关电接触材料使用寿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强度高、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刀开关电接触材料,进而大大提高刀开关开合性能及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开关电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以及与所述静触头相配合的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动触头组件位于接线座上;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与动触头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采用Cu/Fe/Cu复合带材制备,支撑件两侧为Cu层,单侧Cu层厚度占Cu/Fe/Cu复合带材总厚度的5%-30%。
优选地,所述接线座采用Cu/Fe/Cu复合带材制备,接线座两侧为Cu层,单侧Cu层厚度占Cu/Fe/Cu复合带材总厚度的5%-30%。
更优选地,所述动触头、静触头焊接于Cu/Fe/Cu复合带材制备的接线座上。
优选地,所述Cu/Fe/Cu料带,两侧为Cu层,中间为Fe层,所述Cu/Fe/Cu复合带材为Cu带、Fe带、Cu带三层复合形成,或者采用Fe镀Cu制备得到。
更优选地,所述Cu/Fe/Cu复合带材中Cu层为纯Cu层或Cu合金层。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通过包裹或镶嵌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
更优选地,所述动触头、静触头采用纯Cu或Cu合金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支撑件采用Cu/Fe/Cu复合料带制备,支撑件两侧为Cu层,可以实现良好电流导通,中间Fe层有效的提高支撑件的强度,保证了动、静触头之间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避免了触头的变形、发热与损坏,从而使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
2、本实用新型采用Cu/Fe/Cu料带来代替纯铜制备触头支撑件及接线座,铜的使用量降低了约70-90%,具有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过程易控制、少污染、产品质量稳定、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3、本实用新型采用Cu或Cu合金作为触头材料,由于Cu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从而降低在刀开关开合过程中造成的触头材料的磨损,延长了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刀开关电触头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刀开关电触头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刀开关电触头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中:1和6、2分别为动、静触头接线座,3为静触头,4为支撑件,5为动触头,101为Cu层,102为Fe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以制备如图1-3形状刀开关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新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新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0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接短保护及接挂地线的开关
- 下一篇:一种防水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