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9102.8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群;吴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美国加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旋取 储存 装置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服务器,尤指一种承载储存装置数量最多且可旋转抽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一般服务器系统主要于机壳内设置主板、储存装置、电源供应器等电子装置,且该机壳的内部大多分隔有多个插接空间,以供收容多个呈数组排列的储存装置。一般常见的储存装置包含有一般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是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等。然而随着运算能力需求的增长及大量的储存信息,服务器在有限的机壳空间内需挤入更多的储存装置;为此,服务器也必须因应改变机壳设置结构与方式。
为了增加储存装置的数量,现有服务器的机壳会设置并排的托架来安置储存装置。由于靠近主板的托架对于储存装置的抽取或置换十分不易,因此会在托架的侧壁上设置简易的弹片并以螺丝锁固,使托架可以相对机壳旋摆。现有服务器的储存装置是水平的叠放于托架的插接空间内,数量有限,以不符需求。然而若要增加储存装置的数量,托架上的弹片结构又会造成扭力不足,无法支撑托架并旋转一定角度。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储存装置数量最多且扭力强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便利地操控及定位承载架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包括一机箱、一主板、一电源供应模块、二承载架及一散热模块。机箱包含二侧板及位于二侧板间的一容置空间。主板设置在容置空间,电源供应模块设置在容置空间并相对主板设置,电源供应模块电性连接主板。每一承载架彼此并排且可拆离地连接机箱,各承载架具有多个抽取空间,所述储存装置直立地容置于各抽取空间中,其中靠近主板的承载架一侧更设置有一枢转结构及可操控承载架的一把手,枢转结构使承载架可相对机箱翻旋。散热模块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电性连接主板。散热模块邻近地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其中承载架与各侧板之间具有一第一走线信道,且该散热模块与各侧板之间具有一第二走线通道,安置在各承载架中的所述储存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走线信道及第二走线信道而电性连接主板。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各该承载架为一第一承载体及一第二承载体,该第二承载体设置于该第一承载体及该散热模块之间,该枢转结构远离该第二承载体且设置于该机箱的一底板上,该把手则设置于该第二承载体的一承板上。
上述的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枢转结构包含一铰链及分别与该铰链连接的一固定支架与一活动支架,该把手则包含一本体、与该承板枢接的一枢轴及分别设置于该本体两端的一扳动部与一勾部。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枢轴穿过该本体并分别连接该活动支架及该承板,该扳动部朝该承板的方向垂直地与该本体连接。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枢转结构还包含凸伸于该固定支架一侧的一卡栓,该勾部一侧相对该卡栓则设有的一斜面,该斜面可滑移地让该勾部与该卡栓卡合。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本体还包含一破孔及从该破孔弯折的一挡板,该挡板朝该承板方向凸伸,该活动支架邻近该铰链则具有一限位板,该限位板垂直地与该活动支架连接,并能够抵掣该固定支架而限制该第二承载体旋摆的角度。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更包含使该把手复位的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活动支架及该本体。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散热模块还包含一固定架及设置于该固定架内的多个风扇,该机箱的一底板则设有多个连接器,各该连接器与该主板电性连接,其中各该风扇直立地朝该固定架方向与各该连接器插接。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更包含一缺口及与该缺口相对应设置的一电子装置,该缺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该主板,其中该机箱还包含与该主板相对应设置的一隔板,该隔板间隔地将该容置空间区隔为一第一层及一第二层。
上述的可旋取储存装置的服务器,该电子装置及该电源供应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层,该第二层则可选择性地设置具有多个IO端口的该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箱以及计算机
- 下一篇:分体型车载便携式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