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041.9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鹏;曾绍洪;沈沉;吴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流体分离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固态 杂质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 置。
背景技术
液体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 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 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筒后, 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器出口排出,当需要清洗时,只 要将可拆卸的滤筒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因此,使用维护极为方 便。用于过滤器性能实验台上面,这种试验台在试验前都要对系统严格 净化,因此试验系统和为试验系统服务的污染注入系统都需配有过滤器, 这中过滤器和被试验的过滤器是两回事儿,它的精度要求,污物容纳量 要求要比被试验的过滤器精度高,为区别同一试验系统中的两类过滤器, 这种过滤器称为试验台过滤器,被试验的过滤器称为被试过滤器。现有 的液体过滤器不方便对流体中的固态杂质进行过滤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过滤管道方便 输送流体,通过进液口方便输入流体,通过出液口方便输出流体,通过 过滤网可以对流体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流体的过滤处理的 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道,过滤管道的一端设有 进液口,过滤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过滤管道内设有第一过滤框, 过滤管道内设有第一过滤框,过滤管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第一过 滤框安装在第一卡槽内;第一过滤框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 横截面为折线状,第一过滤框内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横截面 为折线状,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呈交错布置;过滤管道内设有第二 过滤框,第二过滤框设置在第一过滤框的下方,第二过滤框内设有第三 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二过滤框内设有第四过滤网, 第四过滤网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四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呈交错布置; 过滤管道内设有过滤床,过滤床呈水平布置,过滤床内设有第一过滤层 与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为镂空结构,第一过滤层与第 二过滤层的形状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层上设有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层上设有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道的内表面设有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呈平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过滤管道方便输送流体,通过进液口 方便输入流体,通过出液口方便输出流体,通过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过 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可以对流体进行过滤处理,通过第二过滤框内的第三 过滤网与第四过滤网可以对流体进行过滤处理,通过过滤床可以对流体 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流体的过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流体固态杂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道1,过滤管 道1的一端设有进液口2,过滤管道1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3,过滤管道 1内设有第一过滤框4,过滤管道1内设有第一过滤框4,过滤管道1的 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第一过滤框4安装在第一卡槽内;第一过滤框4 内设有第一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5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一过滤框4内 设有第二过滤网6,第二过滤网6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一过滤网5与第 二过滤网6呈交错布置;过滤管道1内设有第二过滤框7,第二过滤框7 设置在第一过滤框4的下方,第二过滤框7内设有第三过滤网8,第三过 滤网8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二过滤框7内设有第四过滤网9,第四过滤 网9的横截面为折线状,第四过滤网9与第三过滤网8呈交错布置;过 滤管道1内设有过滤床10,过滤床10呈水平布置,过滤床10内设有第 一过滤层11与第二过滤层12,第一过滤层11与第二过滤层12为镂空结 构,第一过滤层11与第二过滤层12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过滤层11上 设有活性炭层,第二过滤层12上设有活性炭层,过滤管道1的内表面设 有环氧树脂层,第一过滤层11与第二过滤层12呈平行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流体分离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华盛流体分离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