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229.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芳;徐刚;朱玉琴;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32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远程 体温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SARS、禽流感等让社会越来越关注公共卫生 安全。由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征多为高烧,为了监控尤其是防止病毒携带者的传播,在机 场或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区域经常要对来往的旅客进行体温测试。
测温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测温主要是传统的体温计测温, 传统的体温计测试不仅时间长,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卫生。而非接触式测温则主要使用 红外电子体温计测温,红外电子体温计虽然能通过感应被测对象辐射的能量确定被测对象的 温度,在操作过程中不会造成被测对象的不适感,读数方便,使用方便,但是只能实现近距 离现场体温测量,且功能单一。监控人员必须在操作现场时刻注意,一旦工作量大,容易造 成监控人员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采 用红外感应及测温模块实现非接触式测温,提高被测对象测温的舒适度,避免交叉感染的可 能性;将采集端与控制端分离,实现远程测温,适用于机场或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体 温监测,并能减轻监控人员的工作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包括感应与测温模块、采集端模块、控制端 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感应与测温模块与采集端模块相连,采集端模块与控制 端模块通过NRF905无线芯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的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与控制端模块 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感应与测温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和 TN9红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采集端模块包括STC89C52RC单片机及其最小 系统、上拉排阻、普通信号指示灯、串口通信模块、红外传感器接口和温度传感器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控制端模块包括STC89C52RC单片机及其最小 系统、红绿信号指示灯、普通信号指示灯、上拉排阻、串口通信模块和显示屏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5110液晶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STC89C52RC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包括 STC89C52RC单片机、供电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串行口通信接口电路。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感应与测温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红外传 感器和TN9红外温度传感器,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用来检测是否有人经过测温区域;TN9 红外温度传感器是达拉斯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新一代自适应处理器智能温度传感器,它可以直 接进行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的测量,并且是采用非接触模式快速、准确的测量人体温度,提 高人体测温时的舒适度,避免出现采用接触式测温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感应与测温模块与采集端模块相连,热 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用来检测是否有人经过测温区域,经采集端模块中的单片机判断后,若 有人经过,TN9红外温度传感器将测量人体温度,若无人经过,TN9红外温度传感器将测量 环境温度。
(3)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采集端模块包括STC89C52RC单片机 及其最小系统、上拉排阻、普通信号指示灯、串口通信模块、红外传感器接口和温度传感器 接口,普通信号指示灯下指示采集端模块中的单片机是否正常工作,红外传感器接口用于热 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连接,温度传感器接口用于TN9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远程体温监测系统,采集端模块与控制端模块通过NRF905 无线芯片进行数据通信,NRF905无线芯片适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的场合,具有低功耗、低成 本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与手机互联的上臂式智能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中医神经内科检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