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9436.8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4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4 | 分类号: | C08L33/04;C08L67/02;C08L23/16;C08L55/02;C08L83/04;C08L77/10;C08K13/04;C08K7/24;C08K3/26;C08K3/22;C08K5/17;C08K7/10;C08J5/18;H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3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水汽 聚合 纳米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己经被大量的使用在各个技术领域。背膜是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太阳能电池中主要起着绝缘和阻隔水气的作用,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水气阻隔性及绝缘性,这些性能主要是通过背膜中的基材达到的,但由于基材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紫外线等的侵蚀造成老化,故需要采用具有耐候性的材料来保护基材,从而形成太阳能电池背膜。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背膜的耐候层与基材的附着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同时,生产的背膜不仅需要挥发大量的溶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自身的层间粘合以及与薄膜的粘合效果都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长期户外使用便会出现层间分脱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及附着性、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包括:聚丙烯酸酯10-25份、碳纳米管8-28份、碳酸钙0.1-2份、三元乙丙橡胶1-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0-20份、纳米二氧化锆1-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8份、硅酮粉1-5份、十二烷基氨基丙酸2-12份、乙酸丁酯30-60份、芳纶纤维1-8份、碳化硅纤维1-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包括:聚丙烯酸酯12-20份、碳纳米管10-25份、碳酸钙0.1-1份、三元乙丙橡胶2-6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2-18份、纳米二氧化锆2-3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6份、硅酮粉1-3份、十二烷基氨基丙酸4-10份、乙酸丁酯35-55份、芳纶纤维2-5份、碳化硅纤维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包括:聚丙烯酸酯14-18份、碳纳米管15-20份、碳酸钙0.1-1份、三元乙丙橡胶3-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4-16份、纳米二氧化锆2-3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5份、硅酮粉2-3份、十二烷基氨基丙酸5-8份、乙酸丁酯40-50份、芳纶纤维3-4份、碳化硅纤维3-4份。
所述阻隔水汽的聚合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十二烷基氨基丙酸,然后加入聚丙烯酸酯、碳纳米管、碳酸钙、三元乙丙橡胶与纳米二氧化锆,搅拌均匀,再加入乙酸丁酯,然后再逐步加入硅酮粉、芳纶纤维与碳化硅纤维,搅拌均匀后,得到耐候层组合物;
2)将耐候层组合物涂布于110-170μm厚的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作的基材上,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先将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耐候层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25℃,100-108℃,80-90℃,烘道长度为10-25m,线速度为2-20m/min,再通过3-6kg/cm2的压力辊辊压,最后经收卷机收卷,即得聚合纳米薄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采用聚碳酸酯制作的基材的厚度为120-150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烘道长度为15-20m,线速度为5-15m/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压力辊辊压压力为4.5kg/c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水气阻隔性、耐候性及附着性,并且薄膜与封装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高。本发明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的耐候层组合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更有利于涂布生产。本发明的耐候层与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耐候层发生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