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1396.3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钊;卢春华;左国勇;解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B31/113 | 分类号: | E21B3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击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震击器,包括:第一接头的一端与第二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与阀体的一端连接;阀体的另一端与拉杆的一端连接;分流器连接在上套筒的内部;上套筒的第一端与中套筒的一端连接,上套筒的第二端与下套筒的一端连接,上套筒的第三端顶在外套筒一端的内部端面上;下套筒的另一端顶在砧子一端的端面上;活塞的一端与中套筒的另一端紧贴,活塞的另一端与砧子的另一端紧贴;如此,当震击器下放至卡钻位置处,同时钻杆处于拉紧位置时,活塞在自身重力及水击压力的作用下快速撞击砧子,在不下放钻杆的情况下,如此循环撞击砧子,直至解卡任务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震击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钻井工程的不断发展,开始往深井、超深井方向迈进。在钻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常常发生钻具遇阻卡钻事故,震击器是解决井内卡钻事故的有效工具之一。
震击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机液混合式震击器。目前最为常用的机械式、机液混合式震击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井内卡钻事故,提高钻井工程的经济效益,但仍表现出其不足之处。以机械式震击器为例来说,机械式震击器依靠其卡瓦、套筒、心轴之间摩擦副的工作原理来积蓄冲击能做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损坏、使用寿命不高等缺点,需要经常检查、更换这些易受损零部件。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常的震击器,以达到解卡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震击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震击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损坏、使用寿命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震击器,所述震击器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第二接头的一端连接;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与阀体的一端连接;
阀体,所述阀体的另一端与拉杆的一端连接;
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分流器中心孔道;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与上套筒的内部连接;
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第一端与中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套筒的第二端与下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套筒的第三端顶在外套筒一端的内部端面上;
下套筒,所述下套筒的另一端顶在砧子一端的端面上;
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中套筒的另一端紧贴,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所述砧子的另一端紧贴;其中,
当所述震击器下放至卡钻位置处且钻杆处于拉紧状态时,在钻杆保持上提的状态下,活塞通过自身重力及水击压力的作用快速撞击所述砧子,如此循环撞击解卡,直至解卡任务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套接,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砧子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震击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套筒另一端的沟槽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包括2~4个。
上述方案中,所述震击器还包括:第一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套接在所述拉杆的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震击器还包括:第一压盖;其中,所述第一压盖用于压紧所述第一轴承。
上述方案中,所述震击器还包括: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二轴承套接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震击器还包括:第二压盖;其中,所述第二压盖用于压紧所述第二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单层泄压、平衡阀组的闸板防喷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冲扣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