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叶片颜色的枇杷属内植物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7760.5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幼霞;秦巧平;郑少泉;邓朝军;陈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叶片 颜色 枇杷 植物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叶片颜色的枇杷属内植物分类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枇杷试验种质的选择:选择国家果树种植园圃的枇杷栽培种植物,包括主栽品种、地方品种、国外引种、半野生种、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
(2)代表性试验叶片的采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的2-5月,分别在选择地选定的栽培枇杷采集其生长15±2天的嫩梢叶片、生长180±10天的秋梢成熟叶片、生长365±10天的春梢老熟叶片和即将脱落的落黄叶片各10片;
(3)叶片颜色测定:选取有代表性的嫩梢、秋梢成熟、春梢老熟、落黄叶片,用便携式色差仪HP-200测定其正面和背面的色差值,避开叶脉和叶片上的斑点区,重复3次,测定结果取平均值,记录各参数指标如下:
①颜色亮度L,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表示颜色的亮度,L取值0时黑色,100表示白色;
②红绿色度a,取值范围为-100~+100,a取正值表示偏红色,负值表示偏绿色,变化趋势为红→灰→绿,绝对值越大颜色越深;
③黄蓝色度b,取值范围为-100~+100,b取正值时为偏黄色,负值为偏蓝色,变化趋势为黄→灰→蓝,绝对值越大颜色越深;
④色泽饱和度C,C=(a2+b2)1/2;
⑤色调角H°,当a>0;b>0时,H°=tan-1(b/a);当a<0;b>0时,H°=180+tan-1(b/a);H°=0°为紫红色,H°=90°为黄色,H°=180°为蓝绿色,H°=270°为蓝色;
⑥色泽比h,h=a/b;
(4)统计分析:先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整理,然后采用SPSS20.0软件对嫩梢、秋梢成熟、春梢老熟、落黄等4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的正面以及背面所测定和计算的颜色特征值L、a、b、C、H、h等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
(5)叶片颜色比对及图片采集:采用国际通用的德国产的RAL-K7色卡比对描述每种典型叶片的颜色特征,并作记录;用佳能相机SX50 HS采集标准化图像;
(6)检索表建立:将系统聚类与比色卡比对相结合,描述各类群的叶片颜色特征,采用“二分分类法”对试验材料进行分类,建立检索表;A、B、C、D、E分别代表不同发育阶段的嫩梢叶片正面、春梢老熟叶片背面、秋梢成熟叶片背面、落黄叶片背面和落黄叶片正面的颜色;同时建立五位数的检索序号,如麻栗坡枇杷检索序号为11111,万位数记为“1”表示为嫩叶正面颜色分类的A1类群,千位数记为“1”表示春梢老熟叶片背面分类的B1类群,百位数记为“1”表示秋梢成熟叶片背面颜色分类的C1类群,十位数记为“1”表示落黄背面颜色分类的D1类群,个位数记为“1”表示落黄叶片正面颜色分类的E1类群,以此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浙江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77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