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5579.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旭东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俞东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汽车 抛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属于抛光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在汽车美容过程中,在打蜡、封釉或镀膜前需对汽车进行抛光工作。因为封釉镀膜必须先经过抛光,而且是经过精细抛光的汽车,才能达到镜面的效果。这个是封釉必要的前序步骤。没有经过抛光处理的汽车,车漆不平整,封釉保持时间非常短,无法达到长期附着的效果。
在汽车美容抛光中,可分为粗抛、中抛和细抛;每个不同的抛光步骤都需要更换不同的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即需要同时配备多个不同材质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十分浪费抛光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完成两道抛光工序,节约抛光材料的汽车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包括第一抛光侧、第一贴合层、第二抛光侧、第二贴合层、支撑盘;支撑盘中心具有用于与抛光机轴相连接的定位孔,支撑盘分别与第一贴合层、第二贴合层接触;第一抛光侧与第一贴合层连接、第二抛光侧与第二贴合层连接;第一抛光侧、第二抛光侧上设置有抛光材料,第一抛光侧、第二抛光侧所设置的抛光材料不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贴合层、第二贴合层为固态胶、液体胶、魔术贴、热熔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支撑盘上设置有通孔或突起阵列。
进一步地,支撑盘的质心与转轴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支撑盘接近定位孔处的厚度与定位孔的长度相同,支撑盘除接近定位孔处的厚度少于等于定位孔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抛光侧、第二抛光侧呈圆环状,第一抛光侧、第二抛光侧的轴心与支撑盘的轴心重合,内圆直径大于等于支撑盘定位孔的直径,外圆直径大于支撑盘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抛光侧、第二抛光侧的抛光材料为海绵、泡棉、毛毡、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毛皮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定位孔为螺孔、沉孔、通孔中的任意一种;定位孔镀有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同一个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上设置有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质,不同的抛光材料对应不同客户或不同汽车所需求的抛光效果,一个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完成两道抛光工序,减少所需使用的抛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2)支撑盘减少远离定位孔处厚度有助于减轻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重量,支撑盘接近定位孔处的厚度与定位孔处的长度相同,使得抛光机与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连接紧密,防止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在使用中脱落损坏抛光效果。
3)支撑盘设有通孔能使第一贴合层、第二贴合层直接相互黏贴,有助于连接更加牢固;支撑盘上的突起整列能增加贴合层与支撑盘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连接更加牢固。
4)支撑盘为中心对称形状能使的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在工作中轴心与抛光机轴心重合,便于省力。
5)第一贴合层、第二贴合层采用固态胶、液体胶、魔术贴、热熔胶有成本低、贴合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支撑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双功能汽车抛光盘,包括第一抛光侧2、第一贴合层201、第二抛光侧3、第二贴合层301、支撑盘1;支撑盘1中心具有用于与抛光机轴相连接的定位孔101,支撑盘1分别与第一贴合层201、第二贴合层301接触;第一抛光侧2与第一贴合层连接201、第二抛光侧3与第二贴合层连接301;第一抛光侧2、第二抛光侧3上设置有抛光材料,第一抛光侧2的抛光材料为海绵;第二抛光侧3的抛光材料为植物纤维。
第一贴合层201、第二贴合层301为固态胶。
支撑盘1上设置有通孔102,支撑盘1的质心与转轴中心重合,支撑盘1接近定位孔101 处的厚度与定位孔101的长度相同,支撑盘1接近定位孔101处为定位孔101直径的1.0-2.0 倍的圆环区域,支撑盘1除接近定位孔101处的厚度少于等于定位孔101的长度。定位孔101 为螺孔;定位孔镀有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旭东,未经宋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灯密封垫性能试验装置
- 下一篇:解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