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蝇细胞表达的寨卡病毒亚单位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8921.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屈攀科;张伟;刘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8 | 分类号: | C07K14/18;C12N15/40;A61K39/1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陈详;崔佳佳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蝇 细胞 表达 病毒 单位 疫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蝇细胞表达的寨卡病毒亚单位疫苗,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果蝇S2细胞研发的亚单位寨卡病毒疫苗具有产量高、纯度高、稳定性好、易于纯化的优点,同时因为不含病毒核酸成分,所以不存在恢复突变的可能性,安全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果蝇细胞表达的寨卡病毒亚单位疫苗。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在生物学分类上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该属病毒为单正链RNA病毒。寨卡病毒自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猕猴中分离,一直到2013年才被注意到,人们发现格林巴列综合症的爆发与法属玻利尼西亚寨卡病毒的流行相关。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尽管大多感染是没有症状的,但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头症病例与母亲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相关,在小头症胎儿羊水和脑组织中分离出的寨卡病毒进一步确认了两者的关系。寨卡病毒的爆发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有效地、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或治疗寨卡病毒感染,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寨卡病毒疫苗及其合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寨卡病毒亚单位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原肽,所述抗原肽衍生自寨卡病毒包膜蛋白,并且选自下组:
(1)SEQ ID NO.2、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将SEQ ID NO.2、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20个,如2-10个,优选为2-5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衍生多肽,且所述衍生多肽具有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和/或诱发针对寨卡病毒的免疫反应的功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肽为果蝇S2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抗原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核苷酸选自下组:
(a)编码如SEQ ID NO.2、3所示多肽的多核苷酸;
(b)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的多核苷酸;
(c)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5、6所示序列的同源性≥95%(较佳地≥98%)的多核苷酸;
(d)如SEQ ID NO.5、6所示多核苷酸的5’端和/或3’端截短或添加1-60个(较佳地1-30,更佳地1-10个)核苷酸的多核苷酸;
(e)与(a)-(d)任一所述的多核苷酸互补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所述的宿主细胞含有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表达载体,或者在基因组中整合有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多核苷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宿主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宿主细胞包括果蝇S2细胞、酵母、大肠杆菌、CHO细胞、DC细胞等。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肽、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多核苷酸或者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表达载体或者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为疫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疫苗为治疗性疫苗和/或预防性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