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跨设备物品标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415.0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厉向东;耿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 信号 特征 识别 设备 物品 标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跨设备物品标记装置,包括:接触点,连接目标物体,并与其形成原始电磁信号回路;人体导电天线,将接触点接收的目标物体的原始电磁信号传输至另一只手中的电磁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接收和耦合原始电磁信号,并对原始电磁信号进行降噪去冗余处理,得到预处理电磁信号,再将该预处理电磁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交互终端;交互终端,利用模式数据库对接收的预处理电磁信号进行模式匹配,根据匹配的电磁信号模式识别目标物体,并将该目标物体于显示屏中显示。本发明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印刷或电磁标签,通过用户手触摸目标对象并将获得的电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就能识别出目标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跨设备物品标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跨设备物品标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设备使用微电子电路、嵌入式芯片和传感器,并且结合设备自身的导电性、电磁信号模式等形成了独特的电磁信号。这种独特的电磁信号可以被用于作为电磁指纹来标记唯一的设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外部标记设备例如射频标签的使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强与物品的交互自然性。
目前的跨类别的物品标记技术和方法仍有下述缺陷和不足:(1)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例如射频标签需要粘贴于目标物体之上;(2)成本较高,严苛环境下的物体识别和标记需要高标准的电子信号设备,在进行大规模部署的情况下,会造成较大的成本;(3)环境不友好,射频标签等在需要移除的时候会面临无法随意移除、移除不彻底、容易损坏原有标签、无法重新利用该标签等问题,而且大量的废弃标签的金属成分和其他化合物的处理对于环境也是严峻的考验;(4)扩展性和兼容性不强,在目前的物品标记技术和方法中,往往需要在物品表面印刷特制的图案,例如二维码,或者需要在物品表面粘贴额外的电磁标记,例如射频标签,或者需要在物品内部嵌入唯一的电磁信号识别设备以区别其他物品。这类独特的标签系统或者内置的识别设备往往需要针对的检测和交互系统,对于跨类别的物品标记以及标记的更改和扩展都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因此,要解决上述物品标记和识别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缺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改善和解决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跨设备物品标记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印刷或电磁标签,通过用户手触摸目标对象并将获得的电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就能识别出目标物体。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于电磁信号特征识别的跨设备物品标记装置,包括:
接触点,用于连接目标物体,并与目标物体形成原始电磁信号回路;
人体导电天线,用于将接触点接收的目标物体的原始电磁信号传输至手中的电磁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用于接收和耦合原始电磁信号,并对原始电磁信号进行降噪去冗余处理,得到预处理电磁信号,再将该预处理电磁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交互终端;
交互终端,用于利用模式数据库对接收的预处理电磁信号进行模式匹配,根据匹配的信号模式识别目标物体,并将该目标物体于显示屏中显示。
所述的接触点包括物理接触基础上的任意姿势与接触效果的活动,可以是手部与目标物体接触形成的接触点,还可以是导体与目标物体接触形成的接触点。在这两种情况下,所述的接触点包括静态接触和保持接触状态下的任意动态接触。
所述的人体导电天线为具有导体性质的人体或人体和外部导体的组合,所述的外部导体与人体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拣方法、分拣服务端、分拣装置及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顾客信息反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