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充电车辆及其充电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8055.X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黄建;尚岩;郭冬阳;候雅静;赵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R1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控制装置 充电设备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充电接口装置 无线通讯单元 动力电池 智能充电 无线通讯接口 智能充电系统 充电过程 实施监控 通讯连接 无线通讯 协议转换 信息交互 受电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车辆及其充电控制装置,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连接有充电接口装置,充电接口装置包括受电弓;还包括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对CAN总线和无线通讯进行协议转换的无线转CAN模块,该模块设有CAN接口和无线通讯单元,CAN接口与车辆的CAN总线连接,无线通讯单元用于与充电设备通讯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设有无线转CAN模块,该装置通过车辆的CAN总线连接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讯接口连接充电设备,能够使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设备之间能够信息交互,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施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车辆及其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消耗,人们对绿色出行越来越重视,以传统燃料为动力的车辆逐渐被淘汰,新能源车辆的使用量在逐渐增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动车辆。
目前电动车辆常用的充电方式是插枪式充电,即充电机通过充电枪与车辆的充电插座连接,建立充电机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连接和通讯连接,完成握手过程、辨识过程以及后续充电过程中的报文交互。这种充电方式能够为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充电,但是需要人工操作充电枪。而充电枪通常会带有高压电,人工操作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一种方式是在车辆上设置受电弓,通过受电弓连接充电装置,为动力电池充电。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由于需要人工操作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建立动力电池与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连接,不能建立通讯连接,因此无法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车辆及其充电控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受电弓充电时不能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充电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连接有充电接口装置,充电接口装置包括受电弓;还包括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对CAN总线和无线通讯进行协议转换的无线转CAN模块,该模块设有CAN接口和无线通讯单元,CAN接口与车辆的CAN总线连接,无线通讯单元用于与充电设备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为充电人员提供操作和查看界面的触控屏模块,触控屏模块连接有用于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的刷卡模块;所述无线转CAN模块、触控屏模块和刷卡模块集成设置,触屏模块设有CAN接口,用于连接车辆的CAN总线。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本体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两侧设有端板,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端板铰接;本体上安装所述触控屏模块、刷卡模块和无线转CAN模块;本体顶部设有遮阳板,遮阳板上方设有与刷卡模块相对应的刷卡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与上述无线通讯模块相对应的天线。
一种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无线转CAN模块,该模块包括CAN接口和无线通讯单元;CAN接口用于连接车辆的CAN总线,无线通讯单元用于与充电设备通讯连接,无线转CAN模块用于对CAN总线和无线通讯进行协议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为充电人员提供操作和查看界面的触控屏模块,触屏模块连接有用于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的刷卡模块;所述无线转CAN模块、触控屏模块和刷卡模块集成设置,触屏模块设有CAN接口,用于连接车辆的CAN总线。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本体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两侧设有端板,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端板铰接;本体上安装所述触控屏模块、刷卡模块和无线转CAN模块;本体顶部设有遮阳板,遮阳板上方设有与刷卡模块相对应的刷卡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