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773.4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闫苇;吴庆;韩良富;周伟;监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B29C44/34;B29C44/42;B29C44/6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张少凤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水箱 卧式 发泡 生产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生产线,生产线包括水箱装配区、发泡区、熟化区和成品卸载区,发泡区和熟化区位于环形轨道上,装配区和发泡区之间、熟化区和成品卸载区之间设置有机械手,环形轨道上安装有水箱发泡工装车,工装车与环形轨道上的传动装置连接,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卧式发泡,保证了整个工艺的流畅性,更容易实现大规模自动生产,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工艺使得水箱发泡完毕后聚氨酯泡沫模塑密度为38.5‑41KG/m³,大大提高了发泡质量,能够保证泡沫的稳定。水箱预装后整个生产过程均为横向放置,减少劳动强度,便于操作,便于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2105510872,申请日:2012-12-18,名称为“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水箱发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保温层以竖式发泡多次浇注为主。存在如下缺陷:
(1)破坏了箱体保温材料的一体性,且相邻两次浇注形成的交界处泡沫结合不良,泡沫收缩时开裂严重,形成裂缝和洞穴,不利于保温效果;
(2)聚氨酯泡沫在填充时需要爬升的高度太大,密度严重不均匀,一般在36-40KG/m³之间,水箱上端经常出现缺料或疲劳泡沫。为了减缓这种质量缺陷会增加注料量,这样不但增加成本,还会造成发泡压力过大而导致内胆变形。
同时,现有的太阳能水箱竖式发泡生产线一般为一条环形轨道,在环形轨道上安装工装车,工装车结构笨重,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放置在工装车上,从工装车两侧对称位置焊接上两个固定柱,需要人工操作进行上下模。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现有可实现太阳能水箱横向注料填充的生产线是在竖式发泡生产线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对工装车进行了改进,分为底座和水箱固定装置,水箱固定装置可绕底座进行90度旋转来实现横向和竖向的转换,从而实现横向注料。虽然实现横向注料改善了发泡质量,但是这种翻转多为人力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生产线,解决了现有发泡生产线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太阳能水箱卧式发泡生产线,包括水箱装配区、发泡区、熟化区和成品卸载区,发泡区和熟化区位于环形轨道上,装配区和发泡区之间、熟化区和成品卸载区之间设置有机械手,环形轨道上安装有水箱发泡工装车,工装车与环形轨道上的传动装置连接。工装车包括承载太阳能水箱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用于限定太阳能水箱位置的两个挡板、用于调节两个挡板之间距离的间距调节装置以及上盖;两个挡板通过滑轨安装于底座上,间距调节装置连接两个挡板,上盖的后部可旋转的安装于底座上,上盖的前部通过锁扣与底座相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发泡区的注料工位处环形轨道与水平面呈10-20度倾角,当工装车运行至注料工位时,水箱与水平面呈10-20度夹角,从而加快注料并提高发泡质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熟化区分为一次熟化区和二次熟化区,其中一次熟化区和发泡区位于一条环形轨道上,二次熟化区位于一条环形轨道上,两条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机械手,并通过机械手将水箱从一次熟化区夹抱至二次熟化区。这样,一次熟化完成的水箱至二次熟化区继续熟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发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两条环形轨道上的传动装置与同一动力机构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