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786.X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毅;陈龙;杨代显;朱凡;袁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制剂 青枯病 酒精 媒介 抗菌活性物质 植物提取物 常温状态 提取溶剂 温度设定 干燥物 防治 便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中植物提取物提取中常用的媒介为酒精,野老鹳草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也可以用酒精作媒介,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加便利,成本更低,效果相当的提取溶剂水货热水。常温状态下提取即可。当然温度设定可以在常温至100℃之间,温度越高提取越容易,所用时间越短。干燥物的条件下提取大约需要1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这一变化在满足了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同时,由于同一地块长期、单一的种植品种,致使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都在增加,尤其是受到青枯病侵害的情况也日趋严重。对于蔬菜青枯病的防治一般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虽然能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但是化学药剂对人、畜健康及周边环境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试验,野老鹳草成为了机能防治青枯病,又不会对人、畜健康及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病虫害防治新材料,野老鹳草的根茎叶都可以成为病虫害防治制剂的原料,并且这种草也极易获得,成本低。野老鹳草制剂有望成为未来防治蔬菜青枯病的生态高效良药。
叶菜和根茎蔬菜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青枯病,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特别是秋葵、番薯、番茄、茄子、苦瓜等易携带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而发生青枯病,严重的情况下回造成绝收。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使用化学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消毒的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化学药剂对人、畜健康及生产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继续开发一种技能防病治病,又对人、畜及周边环境没有危害的生态治理方法。
野老鹳草,学名Geranium carolinianum,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的植物。广泛分布于美洲以及我国大陆的云南、浙江、四川、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一般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平原及低山荒坡杂草丛中。近几年,这种草在华北地区也有引进种植,并且很适应华北地区环境,生长状况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野老鹳草的根、茎、叶中含有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消除青枯病病菌。这种化学物质是来自自然,用于自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作为可持续利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秋葵,更可用于茄科类所有蔬菜,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立一种环境保全型的对秋葵及茄科类蔬菜的青枯病有效的生物制剂。其原理是利用了野老鹳草植株内所含的抗菌活性成分,重点和关键是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和崎岖无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野老鹳草热水提取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野老鹳草干燥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野老鹳草作为青枯病防治制剂治理污染土壤灌注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植物提取物提取中常用的媒介为酒精,野老鹳草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也可以用酒精作媒介,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加便利,成本更低,效果相当的提取溶剂水货热水。常温状态下提取即可。当然温度设定可以在常温至100℃之间,温度越高提取越容易,所用时间越短。干燥物的条件下提取大约需要1小时。
通过使用提取物溶液对青枯病菌污染的土壤进行灌注处理后,土壤中已经检测不到青枯病菌的存在。灌注处理的方法一般使用量为,1g污染土壤,野老鹳草干燥重量为不低于0.01g,0.1g施用量效果最为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