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4061.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昌;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16/26 | 分类号: | C23C16/26;C23C16/513;C23C16/44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制备 石墨 复合物 薄膜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是以硅油和低碳烃气体为原料,经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生长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硅油用开口容器盛好置于PECVD设备反应管输入端、且位于第一加热炉位置处;将底衬样品置于样品托上,然后将样品托放置于PECVD设备反应管输出端、且位于第二加热炉位置处;
步骤B,将所述PECVD设备密封,通过抽气泵在输出端口对反应管进行抽真空;
步骤C,由所述输入端口通入低碳烃气体;
步骤D,开启第一加热炉,升温使硅油蒸汽挥发出,并与通入的低碳烃气体在抽气泵作用下流向输出端;开启第二加热炉进行加热;
步骤E,开启等离子体产生设备,所述硅油蒸汽与低碳烃混合气体经过感应线圈时被激发为等离子体,并在经过输出端第二加热炉的高温环境,在底衬样品上直接生长出所述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烃气体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或乙炔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和E中,保持反应管内真空度为10~30P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低碳烃气体的流量为5~50sc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260~30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550~70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制备石墨复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样品采用二氧化硅、石英、玻璃、云母、蓝宝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40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类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塑料瓶盖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气体扩散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