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触感数据编码为视频流进行保存和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0076.9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刘振宇;裘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19/85 | 分类号: | H04N19/85;H04N19/42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感 数据 编码 视频 流进 保存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将触感数据编码为视频流进行保存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同时刻三维人体各采集点上的触感数据转换为按照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
触感数据转换为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为三维人体各采集点做UV展开,将人体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中的二维触感图像上;
1.2)采集不同时刻作用于三维人体各采集点上的触感数据,并将各采集点上的触感数据分解为多通道数据;
1.3)根据步骤1.1)中三维人体各采集点对应的二维触感图像的位置,将步骤1.2)中得到的不同时刻各采集点的多通道数据映射到RGB颜色空间,得到按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
2)对得到的按照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进行编码,得到触感流数据;
3)对得到的触感流数据进行解压缩,得到按照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
4)根据得到的按照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向人体进行触感重现;
进行触感重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根据步骤1.1)中的映射关系以及力反馈设备上各触感重现单元在三维人体上的位置,找到各触感重现单元在二维触感图像上的对应点;
4.2)根据得到的按照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找到二维触感图像上该对应点上的RGB数据;若该对应点无记录,则通过对该对应点附近点的RGB数据进行插值,得到该对应点的RGB数据;
4.3)将该对应点的RGB数据转换为触感数据的多通道数据,用于控制力反馈设备的相应触感重现单元动作后施加于人体实现触感重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触感数据编码为视频流进行保存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按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1)获取三维人体当前时刻任一采集点的多通道数据,包括压力、X向扭矩和Y向扭矩数据;
1.3.2)根据步骤1.1)中的映射关系,计算该采集点在二维触感图像上的位置;
1.3.3)将该采集点的多通道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转换为二维触感图像上对应位置的RGB数据;
1.3.4)重复步骤1.3.1)到1.3.3),将不同时刻三维人体上所有采集点的多通道数据转换为二维触感图像上的RGB数据,得到按时序排列的二维触感图像数据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触感数据编码为视频流进行保存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3)中,各采集点的多通道数据与RGB数据的对应关系为:压力通道数据对应R通道数据,X向扭矩通道数据对应G通道数据,Y向扭矩通道数据对应B通道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触感数据编码为视频流进行保存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通道数据中压力、X向扭矩、Y向扭矩通道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Y压力=(X压力-MinValue压力)/(MaxValue压力-MinValue压力);
YX向扭矩=(XX向扭矩-MinValue X向扭矩)/(MaxValue X向扭矩-MinValue X向扭矩);
YY向扭矩=(X Y向扭矩-MinValue Y向扭矩)/(MaxValue Y向扭矩-MinValue Y向扭矩);
其中:X、Y分别为转换前、后的值,MaxValue、MinValue分别为压力、X向扭矩、Y向扭矩通道数据可能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00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