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浓硼掺杂硅的可动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4427.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亮;季安;王晓东;杨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结构 可动 制备 单晶硅 氮化硅层 掺杂硅 富氮 浓硼 衬底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氢氟酸清洗 碱性溶液 可动结构 硼掺杂层 双面生长 氧化硅层 低成本 碱溶液 氢氟酸 光刻 刻蚀 硼硅 相层 掺杂 清洗 溶解 加工 应用 | ||
一种基于浓硼掺杂硅的可动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单晶硅衬底的上、下两面做掺杂,形成高浓度硼掺杂层、氧化硅层和硼硅相层;步骤2:用氢氟酸清洗,碱溶液清洗,RCA清洗;步骤3: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双面生长富氮氮化硅层;步骤4:在富氮氮化硅层的一面光刻、刻蚀,制作出微纳结构凹槽;步骤5:在碱性溶液中溶解掉单晶硅衬底的部分本体硅,形成可动微纳结构;步骤6:在氢氟酸中除去富氮氮化硅层,RCA清洗,获得浓硼掺杂硅的可动微纳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准确、低成本制作出所设计的单晶硅微纳可动结构,有望在MEMS传感器制备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电子加工、MEMS器件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浓硼掺杂硅的可动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硅中掺入高浓度的硼,体浓度大于5E19cm-3时,该硅层在碱溶液中腐蚀速率大大降低。例如,硼掺杂浓度1E20cm-3与1E18cm-3的硅在110℃的EPWS(乙二胺,邻苯二酚,吡嗪,水配制)溶液中腐蚀速率约1:200。一般掺杂硼的浓度越大,腐蚀选择比越高。在有机碱溶液中腐蚀比在无机碱溶液中腐蚀选择比高。在低浓度碱溶液中腐蚀比在高浓度碱溶液中腐蚀选择比高。在较低温度下腐蚀比在较高温度下腐蚀选择比高。关于这种高浓度硼掺杂引起的自停止腐蚀的机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研究的很清楚。比较被接受的有三种模型:应变模型、复合模型和电化学模型。应变模型认为,高浓度杂质原子的掺入,引起单晶硅的晶格变化,产生大的应力,导致表面钝化层氧化硅的快速生长,该钝化层会大大减低单晶硅的腐蚀速率。该模型也说明了,在集成电路制作中,高掺杂的单晶硅湿法氧化的速率明显高于低掺杂硅。复合模型提出,高掺杂硼后硅体内产生大量的空穴,这些空穴能以极快的速度捕获电子进行复合,大大减少了电子向表面的扩散,而这些电子是溶解硅的氧化还原反应所必需的。这种空穴电子复合中心越多,硅的腐蚀速率就会越慢。电化学模型指出,高掺杂浓度硅的表面能级慢慢发生简并,行为接近金属,费米能级基本进入价带,空间电荷层的宽度快速下降到1-2个原子层的数量级,能带弯曲引起的势阱宽度变得极窄。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后,产生的电子快速穿过薄薄的空间电荷区,被体内的大量空穴所复合。缺少了电子,还原半反应无法进行,导致硅的腐蚀速率大大降低。
在硅中掺杂高浓度的磷也能降低腐蚀速率,但效果较差。例如,在21℃的10%氢氧化钾溶液中,磷掺杂浓度1E21cm-3与1E18cm-3的硅,腐蚀速率比约1:10。掺入浓度1E21cm-3磷到硅中,会大量破坏单晶硅晶格,引起极大的应力,无法用于实际器件。因此,自停止腐蚀层单晶硅的制作一般不采用高浓度磷掺杂。高浓度的锗很容易掺入到硅中,但是,锗的掺入并不能有效减低碱腐蚀速率。例如,5E21cm-3锗掺入硅后,与低掺杂的硅比较,腐蚀速度仅仅减小了一半。所以,到目前为止,利用高浓度掺杂硼来制作自停止腐蚀层硅,还是最有效的。与绝缘体上硅(SOI)相比较,浓硼掺杂硅工艺的成本优势明显,前者大约10倍多高于后者。另外,利用高浓度掺杂硼制作自停止腐蚀层硅的空间构型、尺寸都可以任意定义,对于SOI来说,就非常困难了。
由于对结深、浓度、均匀性的更高要求,高温扩散掺杂在1980年之后慢慢被离子注入工艺取代。离子注入工艺同样可以用于浓硼掺杂硅工艺,但需要依据具体的结构设计目标,可能需要采用多次注入、激活再分布工艺步骤循环。针对利用高浓度掺杂硼制作自停止腐蚀层硅,高温扩散工艺可以满足工艺加工需求。硼扩散一般采用固态源,硼微晶玻璃或者氮化硼陶瓷片。氮化硼陶瓷先高温氧化转化成三氧化二硼,再使用。一般用高温管式炉,根据炉体恒温区长度,几十片单晶硅片可以一批次完成高浓度硼掺杂。相比离子注入需要复杂昂贵设备,还需要高温设备退火激活再分布,利用高温管式炉的高温扩散掺杂工艺拥有明显成本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浓硼掺杂硅的可动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可以准确、低成本制作出所设计的单晶硅微纳可动结构,有望在MEMS传感器制备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4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