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6679.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宁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61K9/08;A61P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疟疾 中药注射液 治疗 中医药技术领域 皮疹 药物耐受性 扶正祛邪 清热解毒 胃肠不适 重量配比 青蒿 旋复花 制取 腹泻 过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青蒿100‑1000份,旋复花100‑1000份,水1000‑2000份。本发明制取的药物清热解毒、扶正祛邪,能够治疗疟疾病症。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见效快、疗程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
背景技术
疟疾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在治疗方面,西医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比如磷酸氯喹、羟基哌基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多数患者可出现较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发生无菌性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低血钙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热解毒、驱虫扶正、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的能够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青蒿100—1000份,旋复花100—1000份,水1000—2000份。
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优选重量配比的原料,青蒿500份,旋复花500份,水1500份。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混合后,蒸馏取其上清液。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其有益效果在于:药物成分易得,制取的药物清热解毒、驱虫扶正,能够治疗疟疾。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痛苦,治疗时间短,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1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
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青蒿500份,旋复花500份,水1500份。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混合后,蒸馏取其上清液。
实施例2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
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青蒿700份,旋复花800份,水1800份。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混合后,蒸馏取其上清液。
实施例3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
治疗疟疾的中药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青蒿200份,旋复花300份,水2000份。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混合后,蒸馏取其上清液。
实施例4使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注射液,疗效叙述及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宁,未经王旭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6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