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变电水杯式手机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446.4 | 申请日: | 201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玲;宫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水杯 手机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变电水杯式手机充电器,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基于普通水杯而设计,装备了特殊结构的底座、发电元件、储电装置等于一体的热变电水杯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手机充电器。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手机打电话、上网或玩游戏时间过久时就会欠电关机,手机电量不足就要用充电器充电。在本实用之前,人们给手机充电的方法有多种,有的使用专用充电器,有的使用移动电源,但是当人们在户外没有电源的区域时,就无法给手机充电,使用移动电源时当储存的电量用完时也无法继续为手机充电,不便于人们正常灵活使用。在充电器的能源转换方面,有的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手机充电,但是电沲板尺寸太大,捷带不方便。因此,不便于人们的灵活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变电水杯式手机充电器,将水杯内的热水能量,转变为电能,使人们在没有电源的环境下运用本实用新型自行发电为手机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内杯体2、杯底座6、外杯壳3,所述内杯体2设置为带有支撑耳边02的半开口薄壁圆柱体,外杯壳3设置为无封口的圆柱套筒,内杯体2置于外杯壳3内部,并且外杯壳3的上端部与内杯体2的支撑耳边02下端面固定胶接于一体,在内杯体2的外圆柱面与外杯壳3的内圆柱面之间形成的半封闭的腔体内设置有热电装置4,所述热电装置4设置为与内杯体2的外圆柱面且固定胶接在一起,在内杯体2的底部下侧面处设置有温差发电片04,温差发电片04的集热端与内杯体2下底面胶接在一起,在温差发电片04的下方设置有冷铁7,冷铁7设置为与温差发电片04的集冷端贴装在一起,在外杯壳3的下端部设置有杯底座6,外杯壳3下端面与杯底座6上端面固定胶接于一体,杯底座6设置为具有内腔体的圆柱壳,在杯底座6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电装置9,在杯底座6的外圆周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8,在冷铁7下端部与杯底座6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柱10,热电装置4与温差发电片04所产生的电能量通过导线11与储电装置9和USB充电接口8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路,在内杯体2的上方设置有杯盖1,在外杯壳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杯把5,杯把5与外杯壳3设置有固定胶接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内杯体2的外圆柱面距外杯壳3的内圆柱面之间的距离为5~10mm。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内杯体2的支撑耳边02的最大外径与外壳体3的外圆柱面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USB充电接口8优选的均匀布置在杯底座6的外圆周上,数量为2~5组,每组优选的为1~2个,且上下布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温差发电片04优选的采用能利用冷热温度差发电的温差片,温差阈值为1~5℃。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热电装置4优选的采用能利用热量发电的热电片。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性支撑柱10优选的采用高弹性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储电装置9优选的采用锂电沲。
当往内杯体2内倒入热开水时,开水的热量瞬间会传递到热电装置4和温差发电片04上,热电装置4和温差发电片04会将获得的开水热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导线11输送给储电装置9将电能量储存起来,人们可通过USB充电接口8给手机充电,因此,人们在没有供电条件的环境给手机充电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