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患者口腔治疗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456.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娜;庞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5/10 | 分类号: | A61G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瘫 患者 口腔 治疗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治疗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老年偏瘫患者使用的口腔诊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诊疗座椅,也称牙科椅,根据治疗需要,操纵控制开关按钮,靠背可完成仰位和复位的动作。老年偏瘫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或者治疗时,由于自己不能控制肢体,导致影响医生工作。
因此,市场上部分口腔诊疗座椅的扶手和腿托上配有粘胶带等绑缚装置,以达到固定肢体的作用。但是实际操作中,除了仰位和复位以外,患者还需要上半身转身进行漱口和吐水的动作。一旦肢体受到绑缚,则无法实施转身的动作,导致上述固定肢体的方案在临床上无法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偏瘫患者口腔治疗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瘫患者口腔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偏瘫患者口腔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肢体端;所述的肢体端包括中间部和两个半环,所述的两个半环一端与中间部铰接,另一端形成钩状;其中一个半环外有搭扣;所述的中间部底面为亲磁材料;所述的基板上表面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电磁铁与脚踏开关电路连接。
上述的中间部底面为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基座和肢体固定扣分开,肢体固定扣在患者肢体上,当其需要前往放射科拍片移动时,也无需取下再安置;
2、对于软瘫患者和肢体痉挛患者采用不同的压力控制方式,可以保证固定的效果。
3、不破坏现有口腔诊疗座椅结构,不会影响非偏瘫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和肢体端。
实施例1中:所述的肢体端包括中间部2和两个半环3,所述的两个半环3一端与中间部2铰接,另一端形成钩状。其中一个半环3外有搭扣4。所述的搭扣4为现有技术,其目的为实现两个半环3末端的开合锁扣,其具体结构不在累述,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所述的中间部2底面为亲磁材料,如铁片。所述的基板1上表面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电磁铁与脚踏开关电路连接,也即是,医生踏下脚踏开关则电磁铁关闭,丧失磁性,肢体端可以脱落;松开则电磁铁电路连通,获得磁性,肢体端稳固的吸附于基板1之上,实现基础的固定。
使用时:基板1固定在口腔诊疗座椅的扶手和腿托处,患者将相对型号的 肢体端佩戴在偏瘫肢体上,通过搭扣4进行两个半环3的锁紧。由于电磁铁自然状态下处于常开状态,患者可以轻松地将肢体端固定在基板1上,当诊疗需要转身时,医生踏下脚踏开关则电磁铁关闭,丧失磁性,肢体端可以脱落,不会限制患者转身的动作。松开脚踏开关则电磁铁电路连通,获得磁性,肢体端重新稳固的吸附于基板1之上,实现基础的固定。
实施例1适用于软瘫患者,而对于肢体不自主震颤抽搐的患者,需要更可靠的固定,防止其抽搐的肢体妨碍医生操作。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下述结构:
所述肢体端的中间部2内有微气泵,所述半环3内有气垫层5,微气泵的气口与气垫层5通过管路连接,通过微气泵实现气垫层5的充气和放气。其充放气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参数配置。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气垫层5还有减压放气口。
所述肢体端的中间部2底面有一对孔洞,所述的孔洞侧壁有绝缘层,孔洞盲端为微气泵电路的电源电路触点。所述的基板1上表面有凹槽,凹槽内有铰接的一对金属插杆6,所述的插杆6侧壁有绝缘层,插杆6底部分别与电源电路连接,插杆6顶部金属头暴露。原有微气泵电路的电源电路末端初始状态为断路,缺乏电源供电而不能工作,当所述的插杆6插入所述的孔洞中,顶部金属接触电路触点,实现微气泵电路连通并提供电源。以上的电路关系为插口插头电源连接,为现有技术,具体的电路连接方式不在累述。所述的金属插杆6底部垂直卡接一绝缘轴,所述的绝缘轴,穿过基板1侧壁与拨杆7连接,实现转动拨杆7,实现基板1上表面金属插杆6的隐藏或者暴露。
使用时:如果是软瘫患者,则所述的插杆6隐藏在所述的基板1凹槽内, 仅仅实现电磁吸引下的基础固定。而震颤抽搐的患者,则通过转动拨杆7,将插杆6竖直暴露,插入所述肢体端的孔洞,实现微气泵的电路连通,微气泵实现气垫层5的充气并维持一定的气压,当固定结束时,拔出肢体端,丧失电源供应,放气大于充气则气垫层5回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