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式远红外连续耳温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2686.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殿清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莹莹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组件 光敏 耳塞 乳胶 保温环 人体外耳道 保温腔 本实用新型 终端设备 测量仪 耳机式 远红外 受外界环境 数据输出线 连续测量 体温数据 通信连接 无线传输 塞入 外壁 测量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式远红外连续耳温测量仪,包括耳塞、乳胶保温环和用于连续测量耳膜温度的光敏测量组件;光敏测量组件安装在耳塞内,乳胶保温环套设在耳塞的外壁上;耳塞塞入人体外耳道内时,乳胶保温环和人体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间形成一保温腔,所述光敏测量组件位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光敏测量组件与终端设备通过耳温数据输出线相连接或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敏测量组件设置在乳胶保温环内,可在人体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间形成的一个稳定的保温腔内,使得光敏测量组件处于35℃‑40℃的最佳工作环境内,使得测量的体温数据更加准确,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耳温数据的传输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方便患者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温仪,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式远红外线非接触式且能够连续进行耳温测量的耳温仪。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体温测量仪器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又分为热敏电阻接触式体温计和远红外线非接触式体温计。体温测量的位置一般为肛门内、口腔内、腋下和耳膜。水银体温计由于安全原因已面临全面禁用。
在电子体温计类别中,热敏电阻式体温计精度高、误差小,临床应用广泛,位置上多采用腋下测量。由于肛内和口腔测温易于交叉感染,消毒要求严格,故临床上较少采用。腋下测量一般需要接触紧密,测量时间5min以上。
远红外测温方式是非接触式,仪器工作时不需要接触人体,测量时长一般1-2秒内即可完成,使用非常方便,但缺点是仪器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较为严格(16-40℃),其它环境因素如风等也对测量结果有所影响。另一方面,远红外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相比,需要用复杂的算法对显示数值进行补偿,因此,温度标定与调值较为困难。
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的连续测温的技术方案。
体温是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人体的中心温度处于肺动脉位置,由于这个温度点处于人体内部,因此,无法进行实际测量。在日常应用上,最接近中心温度的测量点是肛内,次之是口腔内,然后是腋下。这三种测量点传统上采用接触式测量计,所以热敏电阻式体温计较多的被临床应用。
耳膜是最靠近脑垂体的一个体内测温点,理论上也是较为接近人体中心温度的点,由于该点不能采用接触式体温计直接测量,因此,过去临床上很少采用。但是随着红外测温技术的成熟,非接触式红外耳温仪逐渐被例临床重视和应用。
现有的电子体温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一般采用热敏电阻测量,用于测量肛内、口内及腋下的体温。由于肛内和口腔易于造成交叉感染,因此,临床上多不采用这两个测量点。腋下位置易于测量,但需要紧密接触,耗时长,因此对于儿童和垂危病人以及手术中的患者测量比较困难。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一般采用远红外线测温技术,测量位置为额头和耳膜。优点是测量时间短(1-2秒),缺点是仪器工作时对环境温度要求苛刻(16-40℃),测量时患者周边环境因素也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在环境温度与耳内温度差异较大时不能连续工作。因此,在临床上多用于对发热患者进行初级筛查,医生再根据经验进行判断。
在实际临床上,目前的体温测量方式尚不能解决的痛点有以下几类:1)方便婴幼儿使用的耳温计;2)方便、准备、自适应环境温度限制的耳温计;3)连续测温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式远红外连续耳温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机式远红外连续耳温测量仪,包括耳塞、乳胶保温环和用于连续测量耳膜温度的光敏测量组件;
所述光敏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耳塞内,所述乳胶保温环套设在所述耳塞的外壁上;所述耳塞塞入人体外耳道内时,所述乳胶保温环和人体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间形成一保温腔,所述光敏测量组件位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光敏测量组件与终端设备通过耳温数据输出线相连接或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殿清,未经肖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2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