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水焦油的裂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688.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圣;何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焦油 裂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水焦油的裂解装置,属于水焦油的制备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逐渐缺乏,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无不积极建立法案、设置机构以降低人们对于环境的污染,其中便产生了回收再生工业,例如人们将废弃纸张回收后再处理生出纸张、将废弃金属回收后再处理还原成金属、或将废塑料回收后裂解再生出油品,因此回收再生工业可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且再生的产物也可降低人们继续开采破坏环境的机会。
在现有技术中,静态裂解设备的加热炉通常采用砖块垒砌而成,同时用于支撑主炉体,然而,采用该种方式设计的裂解设备,由于主炉体为固定于某一位置无法移动,当炉腔内物料裂解完成后,需等待该炉内温度降低后再将炭黑及钢丝等取出才能进行下一裂解过程,冷却时间过长导致整个裂解时间过长,严重影响裂解效率,成本高而整体效益低。因此如何缩短冷却时间是目前轮胎炼油工艺中最难克服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主炉体和加热炉分离的,可实现快速替换炉腔的高效的用于制备水焦油的裂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水焦油的裂解装置,包括主炉体和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炉体和加热炉为分离式结构;所述主炉体包括保温层、炉腔和炉盖,所述保温层与加热炉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炉顶部为短圆筒状平台,所述炉腔直接置于加热炉之上;所述炉盖与炉腔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炉腔上还设有绳索固定装置。
主炉体和加热炉的分离结构,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当主炉体的炉腔内的废弃物料裂解完毕之后,暂停加热炉的燃烧,配合外部起吊机将炉腔单独取出,放置一旁冷却,同时换上另外的炉腔继续裂解,而无需等待炉腔的冷却及后续的处理工作,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腔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炉腔顶部的向外延伸的圆周型铁板,所述炉盖通过所述圆周型铁板实现与炉腔的螺纹连接。所述圆周型铁板的底部设有一圈凸起一,所述保温层顶部设有一圈凹槽一,所述凸起一和凹槽一恰好配合,使得炉腔和保温层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绳索固定装置为若干个设有通孔的矩形铁板,所述矩形铁板与炉腔顶部的圆周型铁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顶部的平台上设有一圈凹槽二,所述炉腔的底部设有一圈凸起二,所述凹槽二和凸起二刚好配合。当炉腔置于加热炉上时,凹槽二和凸起二的相互配合将炉腔底部和加热炉内部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从而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烟气的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炉盖上还设有限压阀,能及时调整炉腔内的压强,避免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炉体和加热炉为分离式结构,使用灵活度高,拆分简单方便;使用时可节约大量的裂解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密闭性能好,烟气不易泄漏,非常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主炉体,2为加热炉,3为绳索固定装置,4为短圆筒状平台,5为限压阀,11为保温层,12为炉腔,13为炉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主炉体1和加热炉2,且主炉体1和加热炉2为分离式结构。
主炉体1包括保温层11、炉腔12和炉盖13。保温层11与加热炉通过螺母固定连接,炉盖13与炉腔1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炉盖13上设有限压阀5。
炉腔12包括固定连接在炉腔12顶部的向外延伸的圆周型铁板。炉盖13就是通过该圆周型铁板实现与炉腔12的螺纹连接。圆周型铁板的底部设有一圈凸起一,保温层11顶部设有一圈凹槽一,凸起一和凹槽一恰好配合,使得炉腔12和保温层11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炉腔12上设有绳索固定装置3。该绳索固定装置3为若干个设有通孔的矩形铁板,矩形铁板与炉腔12顶部的圆周型铁板焊接。
加热炉2顶部为短圆筒状平台4,炉腔12直接置于该短圆筒状平台4之上。短圆筒状平台4上设有一圈凹槽二,炉腔12的底部设有一圈凸起二,凹槽二和凸起二刚好配合,将炉腔12底部和加热炉2内部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从而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烟气的泄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