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铁塔的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2156.X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飞;张佩师;刘倩倩;李启振;阴雅盛;郝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电 铁塔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铁塔的基础,属于输电铁塔建设技术领域。该基础包括:上端位于地面、下端位于地下的钢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钢管的内腔中的第一混凝土段和原状土段;下端固定在第一混凝土段中、上端位于地面之上、用于固定连接输电铁塔塔腿的地脚螺栓;以及围绕钢管的外壁设置的第二混凝土段;第一混凝土段的长度小于原状土段的长度,第二混凝土段的下端位于第一混凝土段的下端的上方。该基础在建设时,通过将钢管打入地下保证了较小的作业面积;通过清除钢管内腔和外部的部分原状土形成第一混凝土段和第二混凝土段,简化施工,降低施工量,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在建设中无需配备泥浆池,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铁塔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电铁塔的基础。
背景技术
输电铁塔基础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塔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其作用是将铁塔对基础的作用力平稳、顺利地传递到地基中,从而不造成地基的失稳。特别是对于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来说,由于其所经过的地域较广,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更需要合理设计杆塔基础的型式,以保证长距离高压输电的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中输电铁塔常采用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上端与输电铁塔塔腿固定,下端设置在原状土中的柱状结构,使用时利用桩基础与原状土之间的摩擦阻力来承受和传递输电铁塔的载荷。在建设桩基础时需要钻挖出柱状孔,向钻孔中放置钢筋后浇灌混凝土,形成桩基础。其中可采用人工钻孔或者机械钻孔的形式,且利用机械钻孔时需要配备保证钻孔顺利施工的泥浆池。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钻孔需要较长的深度,因此利用人工钻孔存在挖钻施工量大导致的施工周期长的缺陷;利用机械钻孔,则必备的泥浆池易污染周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输电铁塔基础无法兼顾较短施工周期以及与环境友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铁塔的基础。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输电铁塔的基础,所述基础包括:
一端位于地面上,一端位于地下的钢管;
在所述钢管的内腔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混凝土段和原状土段;
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段中的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上端位于所述地面之上,用于固定连接输电铁塔塔腿;以及靠近所述钢管上端,围绕所述钢管的外壁设置的第二混凝土段。
可选地,在所述钢管中设置有所述第一混凝土段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栓钉。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凝土段的深度大于所述地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段中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地脚螺栓具有至少两个。
可选地,所述基础还包括:缠绕在至少两个所述地脚螺栓外侧的地脚螺栓箍筋。
可选地,所述第二混凝土段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钢管的直径。
可选地,当所述钢管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000mm时,所述第二混凝土段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0mm;
可选地,当所述钢管的直径大于1000mm时,所述第二混凝土段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钢管直径的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2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