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6701.8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乔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永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00;A61B90/1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柄 引导针 肿瘤 拨轮 螺杆 微创介入手术 手术刀 准确定位 刀头 卡齿 微创 伸出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壳体结构 手术位置 有效解决 螺旋槽 外壁 限位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为壳体结构,所述刀柄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有引导针,该引导针从刀头的顶部伸出;所述刀柄内设置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外缘从刀柄的外壁上伸出,所述拨轮上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设置在螺杆的螺旋槽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引导针对手术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然后直接在引导针的限位下实施肿瘤微创介入手术,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准确定位和准确实施手术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肿瘤微创介入手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
临床上再给病人实施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时,对实施手术的手术刀也有很多具体的细节要求。一般来说,肿瘤手术需要先对手术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再利用手术刀实施手术,但是,现有的定位工具和手术实施工具是完全分开的,当医生实施手术时,一旦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位置偏离,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因为个人原因造成手术偏离预定位置。比如长时间手术,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神,造成手术位置并非病患位置。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将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同时也会给手术带来诸多麻烦。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为壳体结构,所述刀柄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有引导针,该引导针从刀头的顶部伸出;所述刀柄内设置有拨轮,所述拨轮的外缘从刀柄的外壁上伸出,所述拨轮上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设置在螺杆的螺旋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引导针和手术刀实现了配套使用,从而使初步导向、定位、穿刺和手术实施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为肿瘤微创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优选地,所述刀柄内部固定有轴套架,轴套架内的轴套与螺杆配合。
优选地,所述刀头上设置有刻度尺。
优选地,所述刀柄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刀柄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拨轮从该通孔内伸出。
本实用新型利用引导针对手术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然后直接在引导针的限位下实施肿瘤微创介入手术,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准确定位和准确实施手术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肿瘤微创介入手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图。
图3为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螺杆,2拨轮,3引导针,4卡齿,5螺旋槽,6轴套架,7刀头,8刀柄,9防滑凸起,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永忠,未经乔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6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临床医用剪刀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羊膜环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