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复合顶盖的粘铆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9932.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交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环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复合 顶盖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复合顶盖的粘铆安装结构,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和被动安全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复合顶盖、车体上悬梁,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为三级阶梯结构,外侧为不等边直角结构的金属型材,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为二级阶梯结构,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与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二级阶梯结构之间通过密封胶粘接,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与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三级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弹性胶并通过拉铆螺母和螺栓联结;复合顶盖的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预埋拉铆螺母,并在车体上悬梁的三级阶梯结构对应位置设有与拉铆螺母配合的螺栓孔。适合在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和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推广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和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长久持续的发展,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尤其对轨道交通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新材料应用、结构优化设计及新型制造工艺等方面实现产品结构的轻量化和安全性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车体结构较常见的接头形式有焊接、铆接和机械连接等。这些搭接结构虽然有强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着较大的应力集中,密封性差,连接零部件较多,制造工艺繁琐,易产生振动产生噪声,对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中国专利号CN 202080285 U描述了一种机车顶盖的安装结构,螺栓底部置于车体侧构的安装轨开口内,螺栓顶部穿过顶盖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紧固在顶盖外端。这种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在车体侧构上焊接与T型螺栓配套的安装精度较高的安装轨,重量增加,生产制造工序增加,涉及零部件数量较多;由于顶盖负载全部由T型螺栓处传递,应力集中现象促使螺栓容易发生被剪断的情况,其抗疲劳性能大幅下降,使用寿命较低,并且受到极限载荷情况下,没有考虑被动安全防护功能;螺栓连接属于单点固定,从安装工艺角度讲,机车顶盖外端会出现波浪形不平整现象,并且由于螺栓螺杆、弹性垫片和螺母均裸露在顶盖外端,安装后的顶盖外观平整性、美观性较差;无法实现密封作用,需要增加额外的加工工序;螺栓连接属于刚性连接形式,无法实现减振效果,会出现由于振动激扰产生的噪声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安装形式出现的缺点,研究发明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安装结构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交通车辆用复合顶盖的粘铆安装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复合顶盖与车体上悬梁的安装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复合顶盖的粘铆安装结构,包括复合顶盖、车体上悬梁,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为三级阶梯结构,外侧为不等边直角结构的金属型材,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为二级阶梯结构,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与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二级阶梯结构之间通过密封胶粘接,复合顶盖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与车体上悬梁内侧上表面三级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弹性胶并通过拉铆螺母和螺栓联结;复合顶盖的侧边下表面的一级阶梯结构预埋拉铆螺母,并在车体上悬梁的三级阶梯结构对应位置设有与拉铆螺母配合的螺栓孔。
所述密封胶和弹性胶均为实心结构,它们的上表面与复合顶盖接触,下表面与车体上悬梁接触。
所述螺栓的顶部穿过车体上悬梁的螺栓孔并通过拉铆螺母与复合顶盖固定,螺栓肩部与车体上悬梁之间设有弹性垫圈。
所述复合顶盖为一种轻质高强的三明治夹层复合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交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交轨道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上自行进拼装式隧道检测小车
- 下一篇:一种隔音风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