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255.0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薛新;杨佩;白鸿柏;邵一川;吴乙万;任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5/02;F16F15/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管路 吊架 装置 及其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包括用于箍紧在管路外周壁的箍体,所述箍体内周壁与管路外周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弹性件。该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的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船舶通风系统越来越受重视,例如居住舱室通风、空调通风、机舱通风及货舱通风等都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船舶通风管采用专用大型管体,大型管体体积大质量重。管路分布在船舶的各个部位,它们的定位和固定都离不开管路支吊架,目前管路的吊架大部分采用不锈钢、铝和镁等轻量化材料,强度虽高,但阻尼太小,不利于隔振,船舶运行过程中采用管路作为通风管路进行通风,管路在管路支吊架中容易振动、摇晃。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及其成型工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包括用于箍紧在管路外周壁的箍体,所述箍体内周壁与管路外周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箍体包括半圆形的左箍体与右箍体,所述左箍体与右箍体的相邻上端部与相邻下端部之间均经螺栓、螺母相互螺接;所述左箍体与右箍体的相邻上端部与相邻下端部均外翻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竖直连接片,所述左箍体与右箍体上端的竖直连接片均外翻有用于外接的水平连接片,所述竖直连接片与水平连接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
优选的,所述左箍体的水平连接片下表面、竖直连接片外表面、左箍体近竖直连接片的箍体外表面上固设有一体的加厚平板,所述右箍体的水平连接片下表面、竖直连接片外表面、右箍体近竖直连接片的箍体外表面上固设有一体的加厚平板。
优选的,所述箍体内周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外凸的、用于容纳弹性件的凸耳;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形的橡胶,所述凸耳的轮廓形状与橡胶相适应,所述弹性件同轴穿设在凸耳内部;所述凸耳的两端边缘均对称固设有限制弹性件轴向滑动的弯曲斜挡板,所述弯曲斜挡板均朝箍体中心方向下倾,所述凸耳与箍体外表面衔接处均固设有加强肋板;所述左箍体在相邻凸耳之间的箍体两边缘、凸耳与端部之间的箍体两边缘均固设有往外翘起的翻边筋板,所述右箍体在相邻凸耳之间的箍体两边缘、凸耳与端部之间的箍体两边缘均固设有往外翘起的翻边筋板;所述左箍体与右箍体上的凸耳数量相等且以竖直平面呈左右对称;所述橡胶为金属橡胶。
一种轻质柔性管路的减振吊架装置的成型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1)采用激光切割出两薄板坯料;(2)采用翻边机分别对两薄板坯料进行翻边,形成翻边筋板;(3)采用辊压机分别对两薄板坯料进行热辊压,形成半圆形的左箍体与右箍体;(4)采用冲压机分别对两薄板坯料进行凸耳冲压;(5)采用折边机分别对两薄板坯料端部进行折边,形成竖直连接片。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薄板坯料均包括长方形的坯板,所述坯板的长度两边缘均对称固设有三段长凸边与三段短凸边,所述长凸边与短凸边均依次间隔设置。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翻边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设有宽度与坯板宽度相同的翻边下压块,所述翻边下压块正上方设有宽度小于或等于坯板宽度的翻边上压块,所述翻边上压块上表面经弹簧与上压板连接,所述上压板的长度两相对侧对称固设有竖直的侧压块,两侧压块之间的内间距等于坯板宽度,所述底板上固设有竖直导柱,所述上压板上设有用于竖直导柱穿过的导孔,导孔上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上压板经气缸驱动升降;使用时,首先将坯板下表面放置于翻边下压块上表面,其次上压板带着两侧压块、翻边上压块一起同步下降,翻边上压块先与坯板上表面接触进行坯板定位,然后上压板带着两侧压块继续下降,弹簧压缩,两侧压块将坯板两侧的长凸边往下压,使长凸边向下弯折,最后依次调整坯板位置并重复以上过程,对所有的长凸边进行翻边,翻边后的长凸边形成翻边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用室内消音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夹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