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8005.6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秦传香;郭晓飞;朱明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31/38;B01J35/06;B01J35/10;D01F6/18;D06M15/61;D06M11/22;D01F6/78;D01F6/54;D01F6/14;D06M101/28;D06M101/30;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光催化剂 复合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质量分数为10~20%纺丝原液,脱泡处理后,采用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再经热拉伸处理,制备得到直径为50~100μm的微米纤维;
(2)在微米纤维表面原位聚合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得到导电纤维;
(3)在静电纺丝溶液中加入光催化剂或光催化剂前驱体,制备静电纺丝液,以步骤(2)制得的导电纤维为接收器,在流速为0.5~1.2 mL/h,电压为8~15 kv,接收距离为10~25cm的条件下,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导电纤维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5~10 μm的负载光催化剂的纳米纤维,得到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法纺丝原液包括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聚酰亚胺/二甲基亚砜溶液、聚乙烯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湿法纺丝工艺采用的凝固浴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液、甲醇和水的混合液、甲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导电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按摩尔比(2~6):4将过硫酸铵与苯胺混合,再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0.5~2 mol/L的盐酸,制备反应液,将微米纤维置于反应液中,在温度为0~10℃的条件下,反应1~3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溶液包括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剂包括BiOI、Cu2O、BiOBr、Bi2WO6、TiO2、g-C3N4、Ag3PO4、AgCl、AgBr、Ag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得到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再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含有纳米级异质半导体材料或导电材料为壳层的复合纤维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光催化剂在微纳复合纤维中所占比例为1.0~5.0%。
10. 一种负载光催化剂的微纳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以直径50~100μm的微米纤维为芯材,在微米纤维表面聚合导电高分子聚合物,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5~10 μm的负载光催化剂的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0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