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定光源对中国脆弱文物照明损伤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8767.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党睿;王楠;谭慧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脆弱文物 损伤度 判定 文物保护 交叉学科领域 参数分析 光谱匹配 模型试件 照明技术 照明设计 可操作 损伤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和照明技术的交叉学科领域,为判定任一光源对不同中国脆弱文物的照明损伤度,提供一种科学、精确、可操作的方法。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判定光源对中国脆弱文物照明损伤度的方法,步骤如下:1、模型试件2、光源3、方案4、参数分析5、光谱匹配6、损伤评价.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文物保护和相关照明设计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和照明技术的交叉学科领域,特别是涉及在博物馆等场所的展品照 明中,如何判定各类光源对书法绘画、古籍善本、古建彩画等中国脆弱文物的照明损伤程度。
背景技术
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维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保护 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目前文物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50.66%的文物存在不 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应明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保护技 术的开发与应用。如何科学妥善地保护好历代文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也是科研工作 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照明是造成文物受损的重要原因。光源发出的光谱辐射被展品吸收后,导致文物出现褪 色、变色、甚至颜色消失等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为更好地对文物进行照明保护,中国国家 标准按被照材料的光敏感程度对文物进行了分级,见表1。
表1《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
中国脆弱文物是照明保护的重点对象。由上表可知,书法绘画、古籍善本、古建彩画等 中国脆弱文物由于材质特点,极易因光源中的光学辐射而发生损伤,属于最高光敏感级别, 是照明保护的重点对象。
光源是进行中国脆弱文物照明保护的关键。目前《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中,对于在中国脆弱文物照明中的光源限定指标如下:
(1)第4.3.1条应选用色温小于3300K的光源作照明光源。
(2)第4.3.2条在陈列绘画、彩色织物、多色展品等对辨色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一般显色指数(Ra)不低于90的光源作照明光源。
(3)第6.0.1条应减少灯光中的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使光源的紫外线相对含量小于5 μW/m2。
但该标准存在如下问题:
(1)能够满足标准中“色温低于3300K、一般显色指数大于90、不含紫外和红外”三项指标要求的光源种类很多,如卤钨灯、荧光灯、金卤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但 不同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SPD,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各类中国脆 弱文物由于材质不同对各波长光谱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差别明显,因此对文物的光损伤程度迥 异。目前仅以“色温低于3300K、一般显色指数大于90、不含紫外和红外”三项指标对光源 进行限定,不能实现有效、精确、科学的光照保护。因此,如何根据文物材料性质选择最低 损伤光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LED作为新一代光源,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开始在博物馆照明中进行应用。但不同于卤钨灯、荧光灯、金卤灯等传统光源的SPD相对固定,不同原理、不同厂家、不同型号 的LED光谱差别巨大,对文物损伤差异明显,因此如何对各类LED在中国脆弱文物照明中 的适用性进行判定、以及对各类LED进行中国脆弱文物照明准入评价,目前缺乏依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照明科学、文物学、光谱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提出一 种能够判定各类光源对中国脆弱文物照明损伤度的方法。只要使用光谱仪等设备测得任一光 源的SPD,通过本方法即可得到该光源对不同中国脆弱文物的量化损伤程度。
1.目前与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专利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8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