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6339.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李顺章;张平均;方成林;鲁天赐;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66;G07C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单刀双掷继电器 电解电容 释放驱动电路 防反二极管 静触点 枪头 充电 反向放电 连接电源 稳定性强 电容 充放电 动触点 解锁 串联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包括单刀双掷继电器、电子锁、电解电容和防反二极管,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电解电容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个静触点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连接电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来控制电解电容的充放电,利用电容的反向放电实现对电子锁的解锁,电路简单可靠,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汽车充电电子锁驱动应用中,通常采用的是独立驱动电路,实现电子锁的锁止或者释放。即,充电时给一个驱动信号进行锁止,紧固枪头枪座;充电完成后再给一个驱动信号进行释放,便于拔枪。此种方式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出现问题;当充电过程出现异常时,比如突然停电,此时由于掉电,没有足够的能量驱动电子锁的释放,会导致无法解锁,无法拔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过程发生异常时无法拔枪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包括单刀双掷继电器、电子锁、电解电容和防反二极管,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电解电容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个静触点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连接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来控制电解电容的充放电,利用电容的反向放电实现对电子锁的解锁,电路简单可靠,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锁锁止和释放时的电压波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容两端充放电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枪头的电子锁释放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单刀双掷继电器KM、电子锁YL、电解电容C和防反二极管D,所述电子锁YL与所述电解电容C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KM 的动触点11和其中一个静触点12,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KM的另一个静触点13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D连接电源VDD。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解电容C为25V/10000μF的汽车级电容,可选用日本RUBYCON的PX 25V10000UF或者中国台湾立隆25V-10000μF± 20%--105℃,其在-30℃~﹢55℃能够正常驱动电子锁YL锁止与释放。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充电时,单刀双掷继电器KM受自身磁力线圈YC的电磁力作用将静触点13(即常开触点)闭合,电源(如+12V)通过防反二极管D对电解电容C充电,同时正向电流流经电子锁YL的线圈,锁止电子锁YL,如图2 和图3所示。
电解电容C充电完成后,流经电子锁YL的电流变为0,电子锁YL上无电压,其维持锁止状态,此时电解电容C起到“隔离”的作用。
充电结束时断电,或者发生异常而掉电,单刀双掷继电器KM失去电磁力作用,立即断开静触点13,恢复与静触点12(即常闭触点)闭合,此时电解电容C经过常闭触点反向放电,反向驱动电子锁YL,从而释放电子锁YL,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电容的容值小,反向放电时间短,可避免长时间反向供电损坏电子锁YL磁性线圈,从而实现电子锁YL安全可靠的锁止释放,同时也避免了突然断电无法拔枪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6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碰撞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的充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