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0652.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奇;岳巍;高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C5/06;F17C13/04;F17D1/07;B6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站 掺混 集中布置 储气罐 气流输送 并联连接 供气气路 运行能耗 冷却器 排气阀 压缩机 并联 气源 供气 上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所述集成压缩机站具有至少一个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上游设有多个并联的供气气路,每个供气气路上设有压缩机与第一冷却器;所述储气罐的下游经过排气阀再并联连接若干条气流输送线;多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在一起,对应于每一组掺混料仓单元布置有一条所述气流输送线。本发明通过将多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在一起,并由一个所述集成压缩机站提供气流输送气源,因此可以减少压缩机站的设备投资,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粒料掺混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若干个聚烯烃装置中,都会有各自的掺混料仓单元以及为其配套的气流输送系统。
已有的聚烯烃粒料掺混及输送系统中,位于同一区域内的多个聚烯烃装置,分别有各自的掺混料仓群组,并为每条掺混输送线配置了单独的压缩机,作为每条气流输送系统的单独气源,以实现物料的掺混输送。此外,还需要配置适当数量的备用压缩机。
可见,已有的聚烯烃粒料掺混及输送系统的缺点是:
1.设备数量多,投资大;
2.总占地面积大;
3.运行电能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可以节约占地面积,减少投资,节省运行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压缩机站具有至少一个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上游设有多个并联的供气气路,每个供气气路上设有压缩机与第一冷却器;所述储气罐的下游经过排气阀再并联连接若干条气流输送线;每一条所述气流输送线上设有第二冷却器以及压力流量控制单元;
多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在一起,对应于每一组掺混料仓单元布置有一条所述气流输送线。
所述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其中:每个掺混料仓单元的顶部具有粒料入口、掺混料仓气流入口与尾气排放口,底部出口由切断阀和换向阀控制而分为包装线与掺混线,所述包装线连接至包装单元,所述掺混线经过旋转阀连通至所述气流输送线,所述气流输送线与各个掺混料仓单元的掺混线依次连通之后,再与各个掺混料仓单元的掺混料仓气流入口依次连通。
所述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其中:所述尾气排放口连接除尘系统。
所述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其中:经过所述除尘系统的尾气连通至大气或焚烧处理。
本发明通过将多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在一起,并由一个所述集成压缩机站提供气流输送气源,因此可以减少压缩机站的设备投资,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掺混料仓单元集中布置并采用集成压缩机站输送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一个掺混料仓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集成压缩机站A;掺混料仓单元组B;储气罐1;压缩机2;第一冷却器3;排气阀4;掺混料仓单元5;粒料入口51;掺混料仓气流入口52;尾气排放口53;切断阀54;包装线55;掺混线56;旋转阀57;换向阀58;包装单元6;挤压造粒机7;除尘系统8;气流输送线9;第二冷却器91;压力流量控制单元9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