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5083.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曹小闯;朱春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A01G7/04;B60B33/00;B60B33/02;B60B33/04;F16F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胡慧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水箱 育秧装置 导流槽 支撑板 支管 培养腔 滚珠 底座 水泵 水管 箱体内腔分隔 本实用新型 贯通水管 环形滚槽 节约资源 均匀设置 水箱设置 雾化喷头 箱体设置 箱体下部 箱体中部 可移动 收集腔 育秧盘 贯穿 采光 滴孔 喷淋 竖直 箱门 承载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在箱体下部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凹向箱体底部设置,导流槽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培养腔和收集腔,在箱体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贯穿箱体设置。还包括水箱,水箱设置于箱体下方,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在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箱体的水管,水管设置于支撑柱内。在培养腔的支撑柱上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承载育秧盘,在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支管,支管贯通水管设置,在支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和滴孔。在水箱下方设置有底座,在底座和水箱之间设置有滚珠和用于滚珠滚动的环形滚槽。该结构的育秧装置采光均匀、喷淋方便、节约资源且可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农业正由传统手工农业向现代化自动化农业转型,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的育秧技术,已由过去传统的用泥土育秧和小面积育秧模式,逐步向轻质育秧和集约化、规模化育秧方式转变。随着育秧方式的转变,市场上出现一些育秧架或育秧装置,但是都存在一些相应的缺点,其功能过于单一,其中最主要的是采光性和浇灌性,采光性较差,浇灌过程采用人工观察浇灌,非常费时费力,同时其移动起来和更换搬运育秧盘都不是方便,且不能根据需求对育秧盘进行温度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秧装置,该结构的育秧装置采光均匀、喷淋方便、节约资源且可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育秧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在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凹向箱体底部设置,所述导流槽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培养腔和收集腔,在所述导流槽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培养腔和收集腔的通孔,在所述箱体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箱体设置;
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于箱体下方,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在所述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箱体的水管,水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内;
在所述培养腔的支撑柱上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育秧盘,在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贯通水管设置,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和滴孔,所述滴孔包括主滴孔和辅助滴孔,所述辅助滴孔细长状设置,所述辅助滴孔均匀设置于主滴孔上并和所述主滴孔相连通;
在所述水箱下方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和水箱之间设置有滚珠和用于滚珠滚动的环形滚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和所述底座相连的轮座,在所述轮座内设置有减震弹簧,在所述轮座下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和所述减震弹簧相连,在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板端部设置有弧形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向箱体底部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升温补光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集腔底部设置有排液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育秧装置有益效果是:1.育秧装置的喷淋机构包括雾化喷头和滴孔,喷淋机构先用雾化喷头喷洒给育秧盘中的种子定位,后续采用滴孔滴灌给育秧盘补水,既不会把排列整齐的芽种冲乱,还保证了育秧盘内底土完全渗透。滴孔包括主滴孔和辅助滴孔,辅助滴孔细长状设置,辅助滴孔均匀设置于主滴孔上并和主滴孔相连通,减小滴孔被阻塞的几率,即使主滴孔被杂物堵塞,辅助滴孔还可以继续以点滴的方式将水分滴入育秧盘中。2.育秧装置可通过底座下的移动机构自由移动,并通过刹车杆实现育秧装置的平稳固定,同时减震弹簧的存在也能保证育秧装置移动的平稳性,避免育秧盘在强震动下解体,也可以通过环形滚槽和滚珠将育秧装置进行旋转换面。3.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满足采光需要时,开启箱体内顶部的升温补光灯进行补光,保证幼苗的生长。4.支撑板端部设置的弧形导流部能将多余的喷淋液和从育秧盘中渗出的残液导向至导流槽,导流槽则进一步将上述残液导向至收集腔,减少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5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育秧盘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线莲的高效移植栽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