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切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1535.X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庹维志;袁泽波;任今明;陈兰;王鹏;王方智;蒋天洪;徐海霞;钟婷;兰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容器 剪切实验 毛细管 第二容器 温控组件 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 动力组件 动力源 预设 检测 模拟地层 模拟射孔 注入流体 孔眼 地层 容纳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切实验装置。剪切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动力组件、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毛细管以及温控组件;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检测聚合物,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容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容器连接,且毛细管用于模拟射孔孔眼;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动力源与第一容器连接,用于向第一容器中注入流体介质,以使第一容器内的待检测聚合物流经毛细管后进入第二容器中;温控组件用于使待检测聚合物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切实验装置,实验时,通过温控组件可以调节温度的预设值为实际生产时的地层温度,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地层环境,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聚合物抗剪切能力的剪切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通常会将聚合物注入到注水井中。聚合物可以渗入地层岩石的孔道中,从而将原本储存在孔道中的原油推出。但是,对于射孔方式完成的注入井,聚合物在射孔孔眼中流动时,会受到剪切作用,从而将大分子的聚合物分解,影响聚合物的驱油效果。为了提高聚合物的效用,在实际生产前需要进行剪切实验,了解聚合物的抗剪切性能。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实验装置包括容器11、连接在容器11下部的毛细管12以及烧杯14,容器11的顶部与氮气瓶连接,毛细管12背离容器11的一端与烧杯14连接,且毛细管12和烧杯14之间设置有球阀13。实验时先使用布氏旋转粘度计测定待检测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将待检测聚合物装入容器11;然后使用氮气瓶向容器11内注入氮气,并使容器11达0.1MPa压力并保持恒定;接着完全打开容器11下部的球阀13,使约50mL待检测聚合物流入烧杯14中后关闭球阀13;并使用布氏旋转粘度计检测烧杯14中的待检测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最后计算剪切粘度保留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剪切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环境温度为实验室温度,而实验室温度并不能代表地层中的温度,导致测得的剪切粘度保留率准确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切实验装置,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切实验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毛细管以及温控组件;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检测聚合物,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器连接,且所述毛细管用于模拟射孔孔眼;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容器中注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所述待检测聚合物流经所述毛细管后进入所述第二容器中;所述温控组件用于使所述待检测聚合物的温度达到预设值。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箱体、调节件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温度,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箱体,以使所述箱体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且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以及所述毛细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箱体外。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容器本体内的空腔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容器本体沿垂向延伸,所述活塞垂直于所述垂向设置,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恒速泵。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第三容器,所述第三容器用于容纳所述流体介质。
如上所述的剪切实验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介质包括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1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