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在产品底部进行进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8255.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巧红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顶装置 分流道 进胶 模具 本实用新型 相向运动 出料口 进胶口 主流道 顶出 注塑 全自动生产 局部压力 均匀间隔 使用寿命 相向设置 不均匀 注塑机 顶棍 两组 顶住 驱动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在产品底部进行进胶的模具,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至少两组斜顶装置,斜顶装置均匀间隔装设在型腔的下方,分流道设置在斜顶装置的顶部外侧面上,斜顶装置上的分流道的出料口与型腔下方的中心线相对应,分流道与主流道相连通,斜顶装置相向设置,注塑机顶棍顶出驱动斜顶装置相向运动,从而带动进胶口远离型腔,并顶出注塑完成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分流道的出料口设置在型腔下方的中心线上,使得产品的中心对产品两端的压力是一致的,进胶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较大,进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斜顶装置相向运动远离进胶口,并将产品顶住,实现了产品的全自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在产品底部进行进胶的模具。
背景技术
产品注塑完成后,产品的正面极四周边缘都是高亮面的外观面,不允许存在任何进料口的痕迹,产品注塑完成后,长度较长,内部设置有多个卡勾,通过传统的进料方式只能在产品的正面或产品的四周边缘进行进料,若从侧面进行进料,则会导致靠近进料口一侧的压力大于外观面的一侧而产生毛边的现象,且导致远离进料口的一侧产生缩水的现象,若从产品的正面进行进料,则会影响产品的外观的完美度,无法实现大批量地进行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将分流道的出料口设置在型腔下方的中心线上,注塑时,产品的中心对产品两端的压力是一致的,生产中进胶均匀,有效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较大,进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证产品的外观面的完美、无进料口的能够在产品底部进行进胶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产品底部进行进胶的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前模仁、后模仁、主流道、分流道和至少一组成型装置,所述前模板与后模板可开合式连接,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置于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内部,并随着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动作而动作,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形成型腔,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型腔的下方,所述分流道设置在成型装置上,并与型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主流道与分流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成型装置包括顶针板和至少两组斜顶装置,所述斜顶装置装设在顶针板的同一侧上,所述每组斜顶装置分别均匀间隔装设在型腔的下方,所述分流道设置在斜顶装置的顶部外侧面上,所述斜顶装置上的分流道的出料口与型腔下方的中心线相对应,所述分流道与主流道相连通,所述斜顶装置相向设置,注塑机顶棍顶出驱动斜顶装置相向运动远离进胶口,并顶出注塑完成的产品。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顶装置包括斜顶块和斜顶座,所述斜顶座装设在顶针板上,所述斜顶块的底端与斜顶座的顶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分流道装设在斜顶块的顶部外侧面,并设置在型腔下方的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顶座的顶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斜顶块的底端卡接在滑槽内部,并可相对滑槽发生滑动,注塑机顶棍顶出驱动斜顶座发生运动,从而带动两个斜顶块之间的相向运动。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组顶起装置,所述若干组顶起装置装设在顶针板上,并均匀间隔装设在型腔的下方,所述顶起装置与型腔的底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起装置包括顶块和顶块座,所述顶块座均匀间隔装设在顶针板上,所述顶块的底端与顶块座的顶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顶块的顶端与型腔底面相接触,注塑机顶棍顶出驱动顶块在顶块座上的滑动,从而将注塑完成的产品顶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流道包括纵向流道、横向流道和至少两个弧形流道,所述纵向流道装设在横向流道的中部,所述弧形流道分别装设在横向流道同一侧的前后两端,所述纵向流道、横向流道与弧形流道一体成型,并相互流通,所述纵向流道的进料口与主流道相互连通,所述弧形流道的出料口装设在斜顶装置的顶端外侧面上,并与型腔下方的中心线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巧红,未经吴巧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8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浇注系统及具有该浇注系统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