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1900.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孟淳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部 调整部 上支撑部 下支撑部 上颈 可移动地 颈圈 颈座 下颈 本实用新型 调整装置 相对两侧 一体连接 缝口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颈圈装置,其包括一颈座,其包括一上颈座部、一下颈座部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一体连接该上颈座部及该下颈座部,该连接部设有一缝口;一调整装置,其包括一下支撑部及一可移动地连接于该下支撑部的上支撑部,该上支撑部连接该上颈座部,该下支撑部连接该下颈座部,该上支撑部设有至少一第一调整部,该下支撑部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部,各该第一调整部可移动地定位于该至少一第二调整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圈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受伤者通过穿戴医疗用护具例如护颈圈、护腰、护膝或复健鞋等以达到保护受伤部位的功能。通常为了符合使用者需求,护颈圈提供调整高度的功能,以调整护颈圈支撑下巴前缘的上缘高度,令使用者的眼睛可以平视正前方。
现有技术的护颈圈包括一下颈套及一上颈套,该上颈套及下颈套相对外缘相互迭合并分别以枢合单元相互枢合。现有技术的上颈套及下颈套为两件式设计,因此两者之间的间隙多而包覆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颈圈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圈装置,包覆性佳且可快速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圈装置,其包括一颈座,其包括一上颈座部、一下颈座部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一体连接该上颈座部及该下颈座部,该连接部设有一缝口;一调整装置,其包括一下支撑部及一可移动地连接于该下支撑部的上支撑部,该上支撑部连接该上颈座部,该下支撑部连接该下颈座部,该上支撑部设有至少一第一调整部,该下支撑部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部,各该第一调整部可移动地定位于该至少一第二调整部。
所述颈座为一可弹性变形的座体。
所述上颈座部、所述下颈座部及所述连接部在一第一方向上设置,所述缝口为一横向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缝口。
所述各第一调整部及所述各第二调整部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所述各第一调整部及所述各第二调整部其中一者包括复数卡孔、另一者包括一可卡扣于其中一所述卡孔的凸扣。
所述卡孔包括一大径段及一小径段,所述凸扣包括一颈段及一连接于所述颈段的头段,该头段可拆卸地穿设所述大径段且卡扣于所述小径段。
所述上颈座部、所述下颈座部及所述连接部在一第一方向上设置,所述各第一调整部及所述各第二调整部其中一者包括一沿所述第一方向开放及延伸的长槽、另一者可穿设于所述长槽内。
所述长槽的槽宽由槽底往槽口渐扩。
所述各第二调整部与所述颈座共构所述长槽。
所述颈座为一可弹性变形的座体;所述上颈座部、所述下颈座部及所述连接部在一第一方向上设置,所述缝口为一横向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缝口;所述各第一调整部及所述各第二调整部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相互连接;所述各第一调整部及所述各第二调整部其中一者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开放及延伸的长槽、另一者可穿设于所述长槽内;该长槽的槽宽由槽底往槽口渐扩;各该第二调整部与该颈座共构该长槽;所述上支撑部呈U形状,该上支撑部设有二臂段及一连接该二臂段的上托段,该至少一第一调整部的数量为二,各该第一调整部分别设于其中一该臂段;所述下支撑部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扣部;该长槽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槽壁,该二槽壁设置于该下支撑部的一厚度方向上,该长槽的槽口的尺寸在该下支撑部的厚度方向等于该臂段的厚度尺寸,该第二调整部设于其中一该槽壁上,该臂段靠抵于该二槽壁;所述卡孔相对两侧朝内各设有一径向延伸的凸部,各该凸部位于所述大径段及所述小径段之间,该卡孔相对两侧的凸部抵于该颈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孟淳,未经王孟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度可调节保暖衣服
- 下一篇: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