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537.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7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神霸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6 | 分类号: | B60R1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柱 保险杠本体 安装梁 本实用新型 缓冲块 折弯 后保险杠 交错设置 抗扭能力 弯折线 翻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和安装梁,所述保险杠本体与安装梁之间通过多个空心柱相连,空心柱的相对两端设有均设有翻边,空心柱的中部形成有相连续的折弯,且折弯的弯折线沿空心柱的圆周方向;所述保险杠本体与安装梁之间还设有多个缓冲块,缓冲块设置于保险杠本体上并与空心柱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抗撞击能力和抗扭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汽车保险杠(防撞梁),位于汽车前方和后方的大部分区域,表面上被设计于避免车辆外部损坏对车辆安全系统造成的影响,他们具有在高速撞击时减少驾乘人员伤害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被设计用于行人保护。
传统的汽车保险杠通常是通过一些刚性减震弹簧来实现抗撞击以及减震目的,然而这种减震结构抗撞击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破坏,无法保证汽车内部结构以及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现有的保险扛抗扭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抗撞击能力和抗扭能力的后保险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和安装梁,所述保险杠本体与安装梁之间通过多个空心柱相连,空心柱的相对两端设有均设有翻边,空心柱的中部形成有相连续的折弯,且折弯的弯折线沿空心柱的圆周方向;所述保险杠本体与安装梁之间还设有多个缓冲块,缓冲块设置于保险杠本体上并与空心柱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为铝合金管。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的翻边与保险杠本体、安装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内设有缓冲杆,安装梁上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杆的连接孔,部分缓冲杆设置于连接孔的外部;所述缓冲杆设置于连接孔内的一端与连接孔的孔底之间通过压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簧的数量设有三个,三个压簧中每两个压簧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杆位于连接孔外部的一端的端面与保险杆本体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梁上设有套设于缓冲杆上的限位套,缓冲杆的表面上设有处于连接孔内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顶面抵持于限位套的底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块能够优先抵消一部分撞击能量,然后通过空心柱上连续的折弯又能抵消一部分撞击能量,最后在通过缓冲杆继续抵消撞击能量,这样经过三次吸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震动能量,有效地提高了抗撞击能力和抗扭能力,从而可以保护驾乘人员和行人的人身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柱为铝合金管,结构牢固。
(3)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杆可以抵住保险杠本体,压簧在收缩的过程中可以抵消部分撞击能够,从而减少汽车的震动能量,提高了保险杆的抗撞击能力和抗扭能力,从而保护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压簧,且每两个压簧之间的夹角为120°,这三个压簧同时进行吸能,大大提高了吸能效果,提高了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能保证缓冲杆在轴向上运动,防止其受力发生扭转而无法吸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保险杠本体1,安装梁2,连接孔21,缓冲块3,空心柱4,翻边41,折弯42,缓冲杆5,压簧6,限位套7,限位凸起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神霸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神霸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