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外圈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425.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严;何再俊;张武新;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管 轴承外圈 夹持头 车削头 夹持装置 夹紧机构 管口 夹紧 轴承外圈外壁 车削加工 高速运转 供料机构 管长方向 夹持机构 夹紧操作 夹紧动作 驱动机构 有效实施 复位 管壁 内壁 内环 松开 卸料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管,所述夹持管的管长方向水平且管壁内设置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与夹紧机构连接,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靠近时,所述夹持头实施对夹持管的夹紧动作,当供料机构将轴承外圈循序渐进的导送至夹持管内后,上述的夹紧机构启动,利用夹持头实施对轴承外圈外壁的夹紧操作,避免驱动机构驱动夹持管高速运转时,车削头能够有效实施对轴承外圈的夹紧,当车削头与夹持管的管口靠近时,夹持头实施对夹持管的夹紧,从而能够确保对轴承外圈内环面的车削加工,当车削头与夹持管的管口远离后,夹持机构复位,使得夹持头与轴承外圈分离,或者实施地轴承外圈的松开,方便实现对轴承外圈的卸料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设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的钢圈作为加工轴承的内外、圈的坯件,轴承厂采购的坯件需要进行抛光处理。传统抛光处理是操作人员在抛光设备的一侧投加轴承外圈坯料,经过抛光的轴承外圈坯料由另一侧的操作人员进行收集,而后经过抛光后的坯料导入车削装置内进行车削,以进一步提高轴承外圈内环面的尺寸精准度,通过上述操作,以完成对轴承外圈的粗加工。上述经过抛光的轴承外圈经过抛光处理后,一般通过人工方式将坯料导送至车削刀具位置处,而后进行车削操作,由于坯料件量较大,人工方式无法适应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夹持装置,能够提高对轴承外圈的内壁车削效率,降低轴承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轴承外圈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管,所述夹持管的管长方向水平且管壁内设置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与夹紧机构连接,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靠近时,所述夹持头实施对夹持管的夹紧动作。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夹持管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呈现远离或靠近两种状态时,对应所述挡料机构实施对夹持管管口的阻挡及避让两种状态。
所述夹持管的内壁设置有圆弧形缺口,所述夹持头呈弧板状且轮廓与圆弧形缺口轮廓吻合,所述夹持头位于夹持管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管管壁处的穿孔,所述两个夹持头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过穿孔且与夹紧支板连接,所述夹紧支板的两端均与夹持连杆的一端铰接,两个夹持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持连杆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夹持管管芯平行,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固定在连接头上,所述连接头转动式设置在夹持管外壁延伸的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夹持管的外壁立式设置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的杆端伸出夹紧支板上,所述支撑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管外壁及夹紧支板连接。
所述夹紧支板的外壁延伸设置有挤压圆轨,所述挤压圆轨的圆心与夹持管筒芯布置;
所述车削头的旁侧设置有挤压滚珠,所述挤压滚珠固定在挤压板上,所述挤压板滑动设置在伸缩滑杆上,所述伸缩滑杆的长度方向与夹持管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伸缩滑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车削头的机架及挤压板抵靠,所述夹持管的管口前方设置有机架,所述挤压板整体呈“L”形且一侧编与机架抵靠或分离,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与夹持管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挤压滚珠沿着轨道滑动,且轨道的延伸端延伸至挤压圆轨的旁侧,所述挤压滚珠与挤压圆轨的外壁抵靠或分离。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管外壁的驱动齿圈,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变速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夹持管管口的挡板,所述挡板沿着夹持管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连动机构连接,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靠近时,连动机构连动挡板的板端与夹持管的管口远离,所述车削头与夹持管内壁远离时,连动机构连动挡板的板端与夹持管的管口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捷鑫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半导体封装设备的多行程旋转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