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0973.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6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栋;施兵;高瑞耀;邓伟健;卢步青;谢文龙;陈娟;刘文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雷 模拟 训练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模拟雷体在受到踩踏或碾压时发射第一频率电磁波信号;中继模块在第一频率感知范围内接收所述第一频率电磁波信号,经与预设阈值比对一致后发射带有数字编码信息的第二频率电磁波信号;训练终端在第二频率感知范围内接收所述第二频率电磁波信号并识别所述数字编码信息对应的训练者,以获得不同训练者的触雷信息;发烟体接收所述第二频率电磁波信号并与所述数字编码信息配对成功后点火放烟。解决现有技术中雷体触发状况及触雷者训练实时状态不明了等问题,实现训练数据与实兵对抗训练系统实时对接显示触雷者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事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雷作为廉价高效的防卫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交战双方广泛使用,进行地雷的布设与排除技能训练,是提升军队打赢现代战争能力的重要军事专业训练课题。
由于实装地雷特别是实装反步兵地雷,危险性较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很少使用实装地雷进行教学训练,目前军队教学训练中广泛采用的主要是模型雷(即教练雷)。但是,模型地雷触发动作不能被即时显示,因此,该类地雷仅能用于地雷结构和基本的地雷布设与排除教学,训练中对训练者的技能训练尤其是心理训练效果较差。
此外,为了营造实战氛围,科学评判训练效果和部队战斗力,部队现已经在演习或演练中,广泛应用实兵对抗模拟训练系统。该对抗模拟训练系统是利用激光及激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光电技术,对各种武器的打击毁伤效能进行模拟再现,对防御与进攻双方的战术运用,战损和作战效果进行综合评判。在对抗训练中以“光”代弹,通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可以实时显示双方战损情况,并可依据受到的打击情况,实时控制对抗双方的车辆、装备及人员的武器系统,从而实现多兵种乃至多军种的联合战术演习。采用逼真模拟技术进行训练,已成为包括美军在内的世界各军事强国进行军事训练的一种重要训练手段。限于模拟地雷在触雷者准确标示、触雷者信息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有模拟雷仍不能运用于实兵对抗系统。
为了提升地雷训练的效果,出现了在触发情况下雷体可以发烟显示的模拟地雷。此类模拟雷有两种,一种是发烟体和雷体一体,共同被埋设在地下,当雷体受到踩踏或碾压后,雷体被触发,引燃雷体中的发烟装置进行发烟显示。此种模拟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型雷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但是,其仅能用于在小范围场地上实施的单兵或班组训练,在训练场地范围广,参训人员装备多的大规模对抗演习中由于不能精确判断统计触雷对象,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对抗演练或演习。
另一种是雷体与发烟体分置,雷体被设置在地下,发烟体设置在车体或人员身体上;雷体中内置触发信号发射电路,当雷体受到触发后,便会发射出无线信号,激发设置在车体或人员身体上的发烟装置,进行发烟显示。对于雷场中的地雷不确定哪一个训练对象(人员、装备)会是触发者,对于参训对象也不知会去触发哪一颗地雷,雷场中的地雷与参训对象之间的关系完全是随机的。因此,雷场中的地雷与训练对象携行的感应发烟体不可能设置成一一对应关系,而只能设置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即雷体发出的触发信号能够激发任何一个参训对象的感应发烟体感,为了确保仅激发触雷者的发烟体,而避免激发附近未触雷者的发烟体,雷体的触发信号必须被精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无线信号受自身电量电压状态及外部空气湿度、温度及电磁环境影响大,很难精确恒定的控制其影响范围,因此在使用中常会出现触雷者发烟体不能被引燃或者是未触雷者发烟体被误触发的问题。因此,其也很难在大规模对抗演练或演习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及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显示模拟地雷的触发状态及对触雷的训练者进行识别等缺陷,实现训练数据与实兵对抗训练系统实时对接显示触雷者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模拟雷体在受到挤压时发射第一频率电磁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辨音启动的人体咽喉部诊疗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习平台的项目接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