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淡水舱涂层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4597.6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在良;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3/00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江亮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舱 分段 施工 船舶 喷涂 预涂 保养底漆 淡水浸泡 管道布置 合拢阶段 结构边缘 喷砂处理 通风除湿 脚手架 除湿机 粗糙度 通用环 主涂层 搭设 底漆 防爆 膜厚 机舱 钢板 保养 下水 清洁 保留 污染 检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淡水舱涂层的施工方法,步骤一、在分段阶段时,进行清洁;步骤二、进行喷砂处理;步骤三、先做预涂,对整个待涂区域进行喷涂;步骤四、合拢阶段淡水舱内搭设脚手架,除湿机管道布置进舱,并进行通风除湿;步骤五、检查分段阶段施工的保养涂层的状态;步骤六、针对结构边缘以及难以喷到或达不到规定膜厚处先做预涂,然后对整个待涂区域进行主涂层喷涂;步骤七、并对防爆合格以及封舱之后进行淡水浸泡,在分段阶段对淡水舱采用施工一道通用环氧底漆作为保养底漆,不仅保持了在分段冲砂时保留下来的钢板粗糙度,而且节省了淡水舱在船舶下水后进行大面积冲砂吸砂的费用以及避免了其可能产生的污染损坏机舱内设备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涂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淡水舱涂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淡水舱内的储存用水是供应船员洗澡清洁等的自来用水,因此船东对淡水舱涂层质量要求很高。众所周知,涂层一次性完工的质量是最佳的,尤其是用于淡水舱的无溶剂环氧漆,整体统喷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网状张力膜,在产生破损修补后,修补的涂层如同一个补丁,将无法与原有涂层重新连接成网。目前,大部分船舶淡水舱的传统施工方法有两个:一是分段阶段冲砂涂装至完工,合拢阶段修补合拢破损区域后报完工;另一个方法是分段不涂装,留至合拢阶段整体冲砂涂装。
这两种施工工艺方式均有不合理处,第一个方法中,合拢破损区域修补涂层的附着力向来存在质疑,新旧涂层间的交叠处也是涂层容易产生隐患的地方,船东经常针对这些区域提出返工要求;第二个方法的涂层质量最佳,但船厂通常无法承担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风险,淡水舱位于机舱内部较深处,整体冲砂容易造成对机舱重要设备的污染,且冲砂机等施工设备的安置和吸砂的问题都是船厂控制的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淡水舱涂层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淡水舱涂层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分段阶段时,对淡水舱内待涂区域进行清洁,并对舱内无需涂装的舾装件进行包扎保护处理;
步骤二、对淡水舱内待涂区域进行喷砂处理;
步骤三、针对结构边缘以及难以喷到或达不到规定膜厚处先做预涂,在完成预涂操作之后,对整个待涂区域进行喷涂,作为一度保养涂层,保养涂层采用通用环氧底漆;
步骤四、合拢阶段淡水舱内搭设脚手架,除湿机管道布置进舱,并进行通风除湿;
步骤五、检查分段阶段施工的保养涂层的状态,对处于完好状态的保养涂层进行表面拉毛处理,对于破损涂层表面根据其破损严重程度进行局部冲砂或打磨处理;
步骤六、针对结构边缘以及难以喷到或达不到规定膜厚处先做预涂,然后对整个待涂区域进行主涂层喷涂,主涂层喷涂采用无溶剂环氧漆;
步骤七、拆除脚手架,并对防爆合格以及封舱之后进行淡水浸泡。
步骤一中,清除淡水舱内的焊渣,对舱内无需冲砂涂装的舾装件先用布进行包扎,再用3mm厚的橡胶紧固包扎,最后用三防布包裹其上并用铁丝固定。
步骤一种采用的环氧底漆为SigmaCover280/7417。
步骤二中,针对舱内预处理车间底漆进行彻底的喷砂清理,车间底漆清除率应达到70%以上,除锈等级为Sa2.5级。
步骤三中,通过高压无气喷涂泵对整个待涂区进行喷涂,且在喷涂过程中时刻检测保养底漆的湿膜厚度,直到保养底漆的干膜厚达到50微米。
步骤三中,以刷涂的方法对膜厚难以保证的部位行预涂装。
所述膜厚难以保证的部位包括钢材的自由边、流水孔边缘、管子背面、手工焊缝、型材的背面、喷涂回风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4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