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7656.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耿晖;崔晓钰;常志昊;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2 | 分类号: | F25B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颜爱国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两侧 预冷 叠层微 通道 节流 制冷 | ||
1.一种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叠合的上盖板、上下交错叠合的多个上板以及多个下板、下盖板,
所述上板呈矩形,设置有贯通的上板二级入口孔、内凹的二级入口凹槽、上板出口孔、内凹的出口凹槽、上板一级入口孔、第一流道、两个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设置在所述上板板宽的中部,包括多个沿所述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该直线通道为内凹的矩形槽,内凹的深度小于所述上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出口凹槽连通,
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沿所述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以及多个与该直线通道连通的U形通道,
两个所述直线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两侧,所述直线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二级入口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U形通道连通,两个所述U形通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
所述第三流道包括多个沿所述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该直线通道为内凹的矩形槽,内凹的深度小于上板的厚度,
所述第四流道呈矩形,所述第四流道中设置有多个人字形凸起结构,多个人字形凸起交错设置排列成矩形,
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U形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部两侧设置有两个通孔,
所述下板设置有贯通的下板二级入口孔、下板出口孔、内凹的出口凹槽、下板一级入口孔、内凹的一级入口凹槽、第五流道、两个第六流道、第七流道、第一扩容腔、第八流道、第九流道、第二扩容腔,
所述下板一级入口孔与一级入口凹槽相连通,所述下板出口孔与出口凹槽连通,
所述第五流道设置在所述下板板宽的中部,包括多个沿所述下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该直线通道为内凹的矩形槽,内凹的深度小于所述下板的厚度,
所述第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一级入口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流道连通,
所述第七流道呈矩形,所述第七流道中设置有多个人字形凸起结构阵列,多个人字形凸起交错设置排列成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端部与所述一级入口孔之间的所述出口凹槽的底面上阵列间隔设置有多个直立的具有支撑和导流的作用微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扩容腔呈矩形,内部设置有两个水平的隔断条,
所述第五流道、所述第七流道、所述扩容腔沿所述下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
所述第六流道包括多个沿所述下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以及多个与直线通道连通的直角形通道,
两个所述直线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流道、所述第七流道、所述扩容腔的两侧,所述直线通道一端与所述出口凹槽连通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直角形通道连通,两个所述直角形通道相对设置在所述扩容腔的外侧,并将所述扩容腔包含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八流道包括多个沿所述下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通道,该直线通道为内凹的矩形槽,内凹的深度小于所述下板的厚度,
所述第二扩容腔为贯通上下板面的通孔,所述第二扩容腔设置在所述第八流道的一端,
所述第八流道的一端连通直角形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扩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两侧预冷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扩散融合焊接技术,依靠每层板片之间材料的原子扩散融合焊接技术而相互结合,密封性好且无接触热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6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级叠层微通道节流制冷器
- 下一篇:阵列圆柱群型多级叠层微通道节流换热制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