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3311.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玉;罗鸿强;张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单元 指纹识别单元 指纹识别结构 触控基板 基底 触控结构 触控模式 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 指纹识别 制作工艺 复用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其中,至少部分触控单元中的每个触控单元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结构;且在触控模式时,每个触控单元中的各个指纹识别结构复用为触控单元中的触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商家及用户的重视。在支付过程中往往需要身份识别,传统的输入密码及签字的身份识别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捷的移动支付需要。目前较为快捷的身份识别方式主要有指纹识别和面容识别,其中,指纹识别较面容识别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识别效果稳定,优势较为明显。
目前的指纹识别功能依赖特定的模组实现,因此需要在显示面板中预留足够的空间,然而,随着全面屏的不断发展,屏幕上预留给指纹识别模组的空间已经极其有限。同时,目前的指纹识别模组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厚度,影响显示面板的透光率,降低了显示效果。并且,目前的指纹识别模组制作工艺复杂,不利于保证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触控单元;其中,
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结构;且在触控模式时,每个触控单元中的各个指纹识别结构复用为所述触控单元中的触控结构。
可选地,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一对第一电极和一对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电极通过第一桥接部连接;所述一对第二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桥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交叉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层间绝缘层隔开。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包括:一对第三电极和一对第四电极;其中,
所述一对第三电极通过第二桥接部连接;所述一对第四电极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桥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层间绝缘层隔开;
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所述第一桥接部和所述第二桥接部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各个所述触控结构呈阵列排布;各个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呈阵列排布;其中,
位于同一行的触控结构中的第一电极连接同一条第一驱动线;位于同一列的所述触控结构中的第二电极连接同一条感应线;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指纹识别结构中的第三电极连接同一条第二驱动线;位于同一列的所述指纹识别结构中的第四电极连接同一条读取线。
可选地,各个所述触控结构呈阵列排布;各个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呈阵列排布;其中,
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的所述触控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为一体结构;
位于同一列的相邻的所述触控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为一体结构;
位于同一行的相邻的所述指纹识别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第三电极为一体结构;
位于同一列的相邻的所述指纹识别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第四电极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电极;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指纹识别电极;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和指纹识别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3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