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4141.5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观互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08;C09D5/14;B05D5/06;B05D5/08;B05D5/00;B05D7/14;B05D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星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品 表面 着色 配方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制得的该焱彩漆由下列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硝酸重金属盐20‑35%、乙醇5‑10%、有色植物溶液30‑50%、余量为水。优选地在硝酸重金属盐为硝酸铁时添加质量分数1%‑4%的胭脂虫粉剂;在硝酸重金属盐为硝酸铜时添加质量分数为5%‑10%的硫酸亚铁,质量分数为3%‑5%的蓖麻油。另外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采用该配方的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加工工艺,从而使得铜器表面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漆涂层,该涂层不易脱落,艺术形式多样性,完美体现出了铜器特有的质感,既体现了铜器表面古色古韵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与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艺品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以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中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前只有富贾贵族欣赏的铜器、工艺品等,也逐步走入到平民视野中,各种工艺品也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老百姓家庭,特别是小型的铜胎工艺品。
在当前铜器工艺品中,主要以原色和一般漆涂为主,但由于原色铜器色泽过于单一,变化过于单调,艺术形式不够出众,导致观赏性不够,而且极容易生锈,不太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另外现在的漆涂技术,在铜器表面主要以漆涂化学彩漆为主,化学彩漆均匀细致,较难体现铜器特有的质感,无法体现铜器表面古色古韵的特点,以及体现中华铜器工匠技术的传承与革新。
而且现有的铜器表面漆涂工艺均为在铜器表面直接涂抹或者喷涂,时间久了,在把玩铜器的过程中,漆涂容易脱落,造成工艺品的艺术价值缺失。
因此,从发扬艺术的角度、以及增添艺术产品的多样性、观赏性,特开发了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以及用该配方在铜胎表面着色的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在铜器表面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漆涂层,该涂层不易脱落,艺术形式多样性,完美体现出了铜器特有的质感,既体现了铜器表面古色古韵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与观赏性。
本发明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配方,制得的该焱彩漆由下列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硝酸重金属盐20-35%、乙醇5-10%、有色植物溶液30-50%、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硝酸重金属盐为硝酸铁,所述有色植物溶液为野生茜根提取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焱彩漆中还添加有质量分数为1%-4%的胭脂虫粉剂。
进一步的,所述硝酸重金属盐为硝酸铜,所述有色植物溶液为蓝草制得的蓝靛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蓝草为板蓝根的叶片;所述焱彩漆中同时加有质量分数为5%-10%的还原剂,以及质量分数为3%-5%渗透剂;所述还原剂采用亚硫酸钠,所述渗透剂为蓖麻油。
采用以上配方的一种铜胎工艺品表面焱彩着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焱彩浆液:按比例选取质量分数为20-35%的硝酸重金属盐,5-10%的乙醇,30-50%的有色植物溶液,加水调和,并搅拌均匀备用;
(2)、初步打磨:对铸造出的铜器进行表面初步打磨处理;去掉浇口以及融合缝,采用700-1200目砂纸打磨至表面光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观互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观互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4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