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润滑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5911.8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裘叶军;钟惠立;蔡路明;冯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精展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F16C37/00;F16C33/04;F16J15/06;F16N1/00;F16N7/24;F16N7/26;F16N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星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96 | 代理人: | 李静文 |
地址: | 3118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轴承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所述自润滑轴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为: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储油腔;轴承盖,设置在轴承座上;轴瓦,所述轴瓦位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轴瓦上具有注油位和出油位;甩油盘,所述甩油盘设置在所述轴瓦的一侧,且甩油盘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甩油盘的下部位于储油腔内,甩油腔的上部对应轴瓦;以及其中,甩油盘上设置有带开口的运油腔,所述运油腔通过开口可容置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并通过甩油盘使所述运油腔带着润滑油作用在轴瓦的上端。达到自润滑轴承润滑充分,不烧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润滑轴承内带有储油腔,利用甩油盘来带动润滑油作用在轴瓦上,实现内部的自润滑。在对润滑油的密封形式上采用的是旋转式动密封,利用密封圈保证转轴和自润滑轴承之间不漏油。
目前自润滑轴承在晃动的装置上容易出现烧瓦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润滑油膜构建失败,导致转轴和轴瓦进行摩擦。而润滑油膜和润滑油的重量,润滑油的润滑效率以及润滑油的问题有关。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自润滑轴承在晃动的工作状态下容易烧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润滑轴承在晃动的工作状态下容易烧瓦的技术问题;达到自润滑轴承润滑充分,不烧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为: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储油腔;轴承盖,设置在轴承座上;轴瓦,所述轴瓦位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轴瓦上具有注油位和出油位;甩油盘,所述甩油盘设置在所述轴瓦的一侧,且甩油盘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甩油盘的下部位于储油腔内,甩油腔的上部对应轴瓦;以及其中,甩油盘上设置有带开口的运油腔,所述运油腔通过开口可容置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并通过甩油盘使所述运油腔带着润滑油作用在轴瓦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甩油盘套设在所述轴瓦上,使得所述运油腔的开口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轴瓦上。
作为优选,所述运油腔的内壁包括:外侧面,所述外侧面设置在运油腔相对于甩油盘中心的远端;所述外侧面为一倾斜面,且所述外侧面为由运油腔内向外向上倾斜;内侧面,所述内侧面设置在运油腔相对于甩油盘中心的近端;所述内侧面为一倾斜面,且所述内侧面由运油腔内向外向下倾斜;其中,所述运油腔通过外侧面向内储存润滑油,并通过外侧面向外放出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甩油盘设置有甩油盘腔,且所述甩油盘腔位于储油腔的上方,且甩油盘腔连通储油腔。
作为优选,所述自润滑轴承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储油腔内,且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和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腔的中部设置有一凸起,且所述凸起内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包括:分流腔入口,所述分流腔入口对应所述轴瓦的出油位;分流腔出口,所述分流腔出口对应所述储油腔的边缘;其中,所述甩油盘为环状,且所述甩油盘的下部作用在所述储油腔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位于所述凸起和储油腔内壁之间,且所述散热主体内设置有冷却腔;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外侧面上;其中,轴承座相对于散热主体设置有轴承座入口,所述盖板密封连接在轴承座入口上,且所述盖板和所述散热主体上的冷却腔连通;通过所述盖板使冷却腔实现对外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腔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底部,所述储油腔内可存储润滑油;且所述储油腔的轴向方向具有相对的储油腔第一侧和储油腔第二侧;且所述轴承座上还设置有:滞留腔,所述滞留腔设置在所述储油腔第二侧;以及平衡部,所述平衡部内设置有平衡腔,所述平衡腔连通所述滞留腔和储油腔;其中,所述自润滑轴承向储油腔第二侧轴向倾斜时,所述润滑油从储油腔流入滞留腔;并通过所述平衡腔使得所述滞留腔内的润滑油可以流回储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精展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精展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废弃物收纳车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