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的电力无线中继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8671.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6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武;李军;杨庆胜;官国飞;蒋峰;李春鹏;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功耗 广域 通信 技术 电力 无线 中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的电力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包括:MCU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串行通信接口、ZigBee通信模组、BLE通信模组和LoRaMESH中继通信模块,所述MCU处理器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串行通信接口、ZigBee通信模组、BLE通信模组和LoRaMESH中继通信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电力无线通信中继系统可实现对电力应用场景中多种通信方式的传感设备的信息接入、本地处理和中继传输等全景监视和传输管控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的电力无线中继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电网状态全息感知、运营数据全面连接和业务全程在线的重要手段,可为客户提供服务全新体验、能源生态开放共享,并通过平台共享支持创新创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泛在电力物联网实时连接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设备、客户、数据,全面承载电网运营、企业运营、客户服务、新型业态等全业务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系统,具有终端泛在接入、平台开放共享、计算云雾协同、数据驱动业务、应用随需定制等特征,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共同构成能源互联网。
目前市场产品中与本方法接近的无线中继通信系统,有基于移动通信的点到点多跳中继方式和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多跳中继方式。在基于移动通信的点到点多跳中继方式中,用户通过监听无线资源的方式,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是否成为多跳网络的中继用户,从而实现多个设备间的多跳通信。在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多跳中继方式中,如ZigBee和BLE等无线通信技术采用的是Ad hoc的自组织网通信方式,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离开网络,并具有良好的网络维护性能。但是目前物联中继通信设备,一般都只支持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式,并且在中继转发过程中较难在满足误码率需求的同时中提升中继转发的通信距离,无法全面实现对电网各应用领域的在线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不能同时接入多种无线通信方式的传感设备,并且在中继转发过程中较难在满足误码率需求的同时中提升中继转发的通信距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的电力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MCU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串行通信接口、ZigBee通信模组、BLE通信模组和LoRaMESH中继通信模块,所述MCU处理器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串行通信接口、ZigBee通信模组、BLE通信模组和LoRaMESH中继通信模块;
所述LoRaMESH中继通信模块包括:转发判断模块、转发方式确定模块、ADF转发流程确定模块和中继转发模块;
所述转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噪比确定中继是否需要转发;
所述转发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噪比确定中继采用DF转发方式还是采用ADF转发方式;
所述ADF转发流程确定模块,用户基于信道信噪比门限的混合机制确定ADF转发流程;
所述中继转发模块,用于根据转发方式确定模块确定的转发方式,若为DF转发方式,则中继节点将解码后得到的重新新编码后转发,若采用ADF方式进行转发,执行ADF转发流程确定模块确定的转发流程。
所述系统还包括JTAG调试接口,所述MCU处理器连接JTAG
调试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MCU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与MCU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判断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